次韵汪正夫对雨

雨气飘萧动竹斋,惊秋高思若为裁。

壮心虽被愁催去,欢意须凭酒借来。

云脚一从边地合,风头半是海潮回。

长汀从此伤摇落,独有骚人最费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雨的气息在竹斋中飘荡,秋天的到来让思绪难以整理。
尽管壮志被忧愁驱赶,欢乐还需借助美酒来获取。
云层仿佛在边境处聚合,风势半由海潮的回转决定。
长久的汀洲从此因凋零而感伤,只有诗人最能深切体会这种哀愁。

注释

雨气:雨的氛围。
飘萧:飘忽不定。
竹斋:竹制的小屋或书房。
惊秋:秋天的到来让人感到惊讶或触动。
若为裁:如何表达或处理。
壮心:豪情壮志。
愁催去:忧愁驱使。
欢意:快乐的心情。
酒借来:通过饮酒来获取。
云脚:云的底部边缘。
边地:边境地区。
合:聚集。
风头:风向。
海潮回:海潮的回流。
长汀:长长的水边地带。
伤摇落:因凋零而悲伤。
骚人:指诗人。
费才:耗费才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中的寂寥与诗人的情感起伏。首句“雨气飘萧动竹斋”以雨声和竹叶摇曳的动态画面,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惊秋高思若为裁"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秋天的到来,思绪万千,难以整理的情绪。

接下来,“壮心虽被愁催去”,诗人感叹壮志因愁绪而消减,但“欢意须凭酒借来”,通过饮酒试图寻觅片刻的欢乐。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云脚一从边地合,风头半是海潮回”描绘了雨后天边云雾缭绕,以及风中带有海洋气息的变化,暗示着诗人对外界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远方的遐想。

最后,“长汀从此伤摇落,独有骚人最费才”,诗人感慨秋天的凋零,尤其是对于像自己这样的文人墨客,这种景象更能触动敏感的心弦,激发创作的灵感,但也带来无尽的感伤。

整首诗以雨为引,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壮志未酬的无奈,又有借助酒消愁的自我慰藉,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深沉内敛的风格。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次韵梁天机见寄

一听秋声鬓已凋,孤心惊起拂星杓。

轮囷自分为蟠木,濩落宁堪作大瓢。

新箧唱酬诗草满,旧衣倾泼酒痕消。

高篇已许临佳菊,更作栏杆护翠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程丞相牡丹

曾倒金壶为牡丹,矮床设座绕花坛。

有人偷插玉钗上,到夜更留银烛看。

醉里春风遗翠帽,归时寒月送雕鞍。

如今兰棹催西去,惆怅明年谁倚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酬张择甫

别后正春孟,溪头黄柳芽。

相思满芳草,独自照残花。

晚树秦川阔,黄云瘴海赊。

上楼无别望,归路向西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酬项城姚子张到县感事

胶西童子近之官,坐按春秋讨隐桓。

休叹折腰向彭泽,犹胜索米困长安。

来篇喜见万金字,厚报恨无双玉盘。

莫就白云买烟艇,磻溪久已弃鱼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