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梁天机见寄

一听秋声鬓已凋,孤心惊起拂星杓。

轮囷自分为蟠木,濩落宁堪作大瓢。

新箧唱酬诗草满,旧衣倾泼酒痕消。

高篇已许临佳菊,更作栏杆护翠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一听秋天的声音,我的白发已开始增添,孤独的心被惊醒,拂过星空的长勺。
我如同盘曲的树木,自然地分成枝干,却无法满足于成为大瓢的平凡命运。
新书箱里装满了互相唱和的诗稿,旧衣服上残留的酒渍已经消失殆尽。
我已经期待在美好的菊花前吟咏高雅的篇章,还要守护着栏杆下的翠绿枝条。

注释

秋声:秋天的声音,可能指秋风吹过落叶的声音。
鬓已凋:形容头发因年老而稀疏。
孤心:孤独的心情。
星杓:星斗,这里比喻星空。
轮囷:盘旋曲折的样子,形容树木。
蟠木:盘旋的树木。
濩落:形容不得志或境遇凄凉。
大瓢:比喻平凡的生活或地位。
新箧:新的书箱。
唱酬诗草:互相唱和的诗稿。
旧衣:旧衣物。
佳菊:美丽的菊花,象征高雅。
栏杆:围栏或栏杆,可能指赏菊的地方。
翠条:绿色的枝条,可能指菊花的茎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次韵梁天机见寄》,通过对秋声的感触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一听秋声鬓已凋”以秋声入题,暗示时光流逝和诗人年华老去的感慨。"孤心惊起拂星杓"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警醒,仿佛被秋夜星辰唤醒。

接下来,“轮囷自分为蟠木,濩落宁堪作大瓢”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盘曲的蟠木,虽孤独但仍坚韧,或自比为大瓢,寓言自己境遇落魄但仍希望能发挥余热。"新箧唱酬诗草满,旧衣倾泼酒痕消"两句,通过写诗酬唱的忙碌和旧衣上的酒痕消散,反映出诗人生活的闲适与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高篇已许临佳菊,更作栏杆护翠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使在困顿中也仍怀有雅兴,愿意在菊花盛开时创作佳作,并守护着绿色的生命。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的坚韧与豁达。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次韵程丞相牡丹

曾倒金壶为牡丹,矮床设座绕花坛。

有人偷插玉钗上,到夜更留银烛看。

醉里春风遗翠帽,归时寒月送雕鞍。

如今兰棹催西去,惆怅明年谁倚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酬张择甫

别后正春孟,溪头黄柳芽。

相思满芳草,独自照残花。

晚树秦川阔,黄云瘴海赊。

上楼无别望,归路向西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酬项城姚子张到县感事

胶西童子近之官,坐按春秋讨隐桓。

休叹折腰向彭泽,犹胜索米困长安。

来篇喜见万金字,厚报恨无双玉盘。

莫就白云买烟艇,磻溪久已弃鱼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江上

芦叶萧萧江上秋,鲥鱼清酒解消忧。

云才散后月当浦,潮欲来时风满楼。

好景未应输白鹭,飞尘终不到扁舟。

晚来天卷苍霞尽,万顷玻璃烂不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