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其六)

遥望西山爽气增,长空无际碧澄澄。

寻幽采菊陶元亮,多病登台杜少陵。

黄叶萧萧飘复聚,候虫唧唧息还兴。

寒催砧杵声凄切,泪洒边城恨不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秋兴(其六)》由明代诗人杨时英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充满了浓郁的季节氛围和深沉的情感色彩。

首句“遥望西山爽气增”,以远眺西山之景开篇,爽气渐增,既点出了秋日特有的清新凉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接下来,“长空无际碧澄澄”一句,将视野拉至广阔的天空,一片碧蓝,无垠而清澈,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意境。

“寻幽采菊陶元亮,多病登台杜少陵。”这两句巧妙地引用了陶渊明和杜甫的典故,前者是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后者则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通过“寻幽采菊”与“多病登台”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因身体不适而不得不登高望远的无奈与感慨。

“黄叶萧萧飘复聚,候虫唧唧息还兴。”黄叶在秋风中飘落又聚集,候虫在夜晚发出唧唧的声音,既有落叶归根的自然规律之美,也有生命循环的哲思。这一联通过生动的自然现象,表达了时间流逝、生命轮回的主题。

“寒催砧杵声凄切,泪洒边城恨不胜。”最后两句,通过“寒催砧杵声凄切”描绘了边塞的寒冷与孤独,砧杵声是妇女为远征战士缝补衣物时敲打布料的声音,这里象征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而“泪洒边城恨不胜”则直接抒发了对战争带来的离别与痛苦的深深哀叹,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8)

杨时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兴(其七)

漠漠苍烟接翠微,感时搔首叹蓬飞。

西原落日猿初啸,寒渚经霜蟹渐肥。

紫气遥瞻关令尹,澄江长忆谢玄晖。

可堪鼓瑟非齐好,九日谁怜未授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兴(其八)

小楼卜筑园之西,赋就凌云山月低。

久分世事如蕉鹿,始觉神全似木鸡。

池冷鱼眠闲翡翠,秋深橘熟隐鼯鼷。

休歌白石嗟长夜,巳见高燃太乙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独夜

江上扁舟泊,砧声独夜催。

乡关情缱绻,旅舍梦徘徊。

暮角吹残月,寒樽对落梅。

生涯成潦倒,那得好怀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过新丰

新丰重忆旧繁华,草阁荆扉路径斜。

鸡犬昔能知宅舍,田畬今复遍桑麻。

沽来却似宜城酒,看去难逢茂苑花。

祇有当年豪侠在,市歌犹自赛琵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