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士笑大方

拘士笑大方,俗吏缚文律。

当其擅私智,辙覆千里失。

鸟飞与鱼潜,明哲善因物。

欣然领斯会,千百无十一。

蒯缑装太阿,付驺斩刍秣。

风雨晦冥时,中夜鸣不歇。

张公下世久,安得叹埋没。

齐王好吹竽,楚客善鼓瑟。

卫妇新上车,戒御无笞服。

教母灭灶突,徙薪始入室。

三言至丁宁,于理盖已密。

主人皆笑之,乃在未适节。

庄生亦有言,外物不可必。

无地与挥斤,眷然思郢质。

形式: 古风

翻译

拘谨之人嘲笑大才,庸俗官员受制于繁琐法规。
他们自以为聪明,却因私欲而决策失误,导致全局崩溃。
鸟儿飞翔鱼儿潜水,智者懂得顺应自然之道。
欣然领悟此理,却发现十次中难得有一次正确。
蒯缑剑装入太阿宝剑,交付马夫喂食马匹。
风雨交加的夜晚,剑鸣声彻夜不停。
张公早已去世,怎能再感叹他的才华被埋没。
齐王喜好听吹竽,楚客擅长弹奏瑟音。
新嫁妇驾车出行,告诫车夫不要鞭打马匹。
教导母亲熄灭火灶烟囱,预防火灾,才进屋内。
三令五申叮咛,道理虽细密,但时机不对。
主人们都笑话她,因为她还未找到合适的时机。
庄子也曾说过,对外物不应过于执着。
没有地方施展斧头,怀念起郢都的工匠精神。

注释

拘士:拘谨的人。
大方:大才。
俗吏:庸俗官员。
文律:繁琐法规。
擅私智:自作聪明。
辙覆:全局崩溃。
鸟飞:顺应自然。
鱼潜:鱼儿潜水。
千百无十一:难得有一次正确。
蒯缑:剑名。
太阿:宝剑。
驺:马夫。
刍秣:饲料。
风雨晦冥:风雨交加。
中夜:深夜。
张公:指代有才华的人。
埋没:才华被忽视。
齐王:古代国君。
吹竽:吹奏乐器。
卫妇:新嫁妇。
笞服:鞭打马匹。
教母:教导母亲。
灶突:烟囱。
丁宁:叮咛。
密:细密。
主人:嘲笑者。
未适节:时机不对。
庄生:庄子。
外物不可必:对外物不应执着。
挥斤:施展斧头。
郢质:郢都工匠的技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拘士笑大方》,通过对比和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拘泥于成规、缺乏变通的“拘士”和善于顺应自然、灵活处事的“大方”之间的看法。诗中提到“拘士”像俗吏般被文法所束缚,私智反而导致失败,而“大方”则懂得因应环境,行事明智。诗人以鸟飞鱼潜为喻,强调灵活的重要性,并借庄子的哲学观念,指出外物变化莫测,人应随势而动,不应固守一隅。最后,诗人借用典故,如“蒯缑装太阿”(比喻人才被埋没)、“张公”(暗指贤者)、“齐王好吹竽”(讽刺滥竽充数)等,来批评那些不知变通的人。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警策风格。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拙轩颂

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

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

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盖屋。

毕竟巧者有馀,拙者不足。

形式: 古风

招子高二十二韵兼简常甫世弼

我行向厌次,夏扇日在摇。

甘瓜未除垄,高柳尚鸣蜩。

驾言聊摄归,飞霜晓封条。

负薪泣裘褐,公子御狐貂。

岁月坐晼晚,鬓颜飒然凋。

道德千古事,斯文非一朝。

往者我不及,后生多见超。

吾党二三子,士林耸孤标。

小谢抱周易,忘言独参寥。

崔郎楚左史,二典考舜尧。

王生风雅学,谈辩秋江潮。

洒笔惊有司,小敌谓可骄。

安知摴蒱局,临关败三枭。

三生数步隔,屡赴茗碗邀。

小谢殊未来,我觉百里遥。

问之忧菽水,心虑极无聊。

父怜母不诃,日以浊酒浇。

此道如鼎实,念子羹未调。

古来有亲养,回也乐一瓢。

不田鹑生宎,在物乃为妖。

吾言有师承,可信如斗杓。

诗以解子忧,亦用当子招。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招隐寄李元中

吾闻李元中,学为古人青出蓝。

眉目之閒如太华,一段翠气连终南。

我欲从之路阻长,朱颜日夜惊波往。

苍梧玉琯生蛛网,老翁忘味倾心赏。

眼前记一不识十,谷中白驹閟音响。

灊山南閒卧青牛,万壑松声不得游。

愿君为阿阁之紫凤,莫作江湖之白鸥。

形式: 古风

放言十首(其十)

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

当吾无事时,此岂不我娱。

乔木好鸟音,天风韵虚徐。

遐心游四海,万里不须臾。

回首古衣冠,荆樊老丘墟。

欲付此中意,归翻虫蠹书。

短生忧不足,此道乐有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