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寄李元中

吾闻李元中,学为古人青出蓝。

眉目之閒如太华,一段翠气连终南。

我欲从之路阻长,朱颜日夜惊波往。

苍梧玉琯生蛛网,老翁忘味倾心赏。

眼前记一不识十,谷中白驹閟音响。

灊山南閒卧青牛,万壑松声不得游。

愿君为阿阁之紫凤,莫作江湖之白鸥。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听说李元中,学问如同青出于蓝。
他的风采如华山秀美,翠色弥漫直到终南山。
我想追随他的道路却漫长,岁月匆匆,青春如波涛般流逝。
苍梧的玉笛上生了蜘蛛网,老翁却忘却烦恼,全心欣赏。
他眼前的事物记不住十个,山谷中的小白马静寂无声。
在潁水南边闲躺的青牛,万壑松涛之声无法亲近。
希望你能成为宫殿中的紫色凤凰,不要做漂泊江湖的白鸥。

注释

李元中:人名。
青出蓝:比喻后人超越前人。
太华:指华山。
翠气:形容绿色的雾气。
朱颜:红润的面色,代指青春。
苍梧:古代地名,这里泛指遥远的地方。
玉琯:古乐器,此处代指音乐。
阿阁:华丽的楼阁。
紫凤:象征高贵的鸟,比喻有才华的人。
白鸥: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与上文的阿阁紫凤形成对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招隐寄李元中》。诗中,黄庭坚以赞誉李元中的才华和风度起笔,称其学习古人而能超越,其风采如同太华山般峻秀,充满翠色,令人向往。然而,诗人感叹自己与李元中的距离遥远,时光荏苒,青春易逝,暗示了对友人岁月流逝的感慨。

接着,诗人描绘了苍梧之地的荒凉景象,意在表达对李元中深藏不露、专心学术的赞赏。他以“眼前记一不识十”形容李元中的专注,而山谷中的寂静也象征着他的宁静生活。最后,诗人借用“灊山南闲卧青牛”的典故,希望李元中能像那青牛一样,静心于学问,不要轻易被世俗的浮躁所吸引,而应如紫凤般居于高位,而非白鸥般漂泊江湖。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李元中才情的赞美以及对他选择隐逸生活的期待和鼓励,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和哲理。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放言十首(其十)

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

当吾无事时,此岂不我娱。

乔木好鸟音,天风韵虚徐。

遐心游四海,万里不须臾。

回首古衣冠,荆樊老丘墟。

欲付此中意,归翻虫蠹书。

短生忧不足,此道乐有馀。

形式: 古风

放言十首(其九)

榨床在东壁,病起绕壁行。

新醅浮白蚁,渴见解朝酲。

小槽垂玉箸,音响有馀清。

疾风春雨作,静夜山泉鸣。

安得朱丝弦,为我写此声。

想知舜南风,正尔可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放言十首(其八)

月满不踰望,日中为之倾。

天地尚乃尔,万物能久盈。

明德忌晔晔,高才贵冥冥。

忽解扁舟去,怀哉张季鹰。

形式: 古风

放言十首(其七)

蝉声已纾迟,秋日行晼晚。

长年困道路,驱马方更远。

从事常厌烦,归心自如卷。

旨甘良未丰,安得怀息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