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在诗中,"寒轻市上山烟碧"表达了初春时节的清新气息,"日满楼前江雾黄"则是对阳光与水汽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美丽景象的细腻描绘。接下来两句"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展现了生活场景,通过溪女背负着盐和郡郎操舟的动作,勾勒出了当地人民的日常劳作情形。
诗人的情感在"新亭举目风景切"一句中得到了释放,他对眼前美好的春天风光感到欣喜。紧接着"茂陵著书消渴长"则是诗人在古代名将马援墓前(茂陵)书写,借以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两句"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通过对比春天繁盛的花朵与诗人本人的处境,表现了诗人虽身为楚地流离之客,但仍能从自然中获得慰藉,只听得见船桨击水的声音,充满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不确定命运的淡然接受。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和生活情趣的深厚情感。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他日一杯难强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有瘴非全歇,为冬亦不难。
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
蒸裹如千室,焦糟幸一柈。
兹辰南国重,旧俗自相欢。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