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土同游赋诗

自乐鱼鸟性,宁求农牧资。

浅深爱岩壑,疏凿尽幽奇。

雨花相助好,莺鸣春草时。

种兰入山翠,引葛上花枝。

风露拆红紫,缘溪复映池。

新泉香杜若,片石引江蓠。

宛谓武陵洞,潜鹰造化移。

杖策携烟客,满袖掇芳蕤。

蝴蝶舞留我,仙鸡闲傍篱。

但令黄精熟,不虑韶光迟。

笑指云萝径,樵人那得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我自得其乐于鱼鸟的生活,不求世俗的农牧产业。
我深深喜爱山岩沟壑,挖掘开凿以探寻其中的奇妙之处。
雨后花开更显美丽,黄莺在春天的草地上鸣叫。
我在山中种植兰花,让它生长在翠绿的枝头,牵藤攀附于花朵之上。
清风带着露水,花朵绽放出红紫之色,沿着溪流倒映在池塘。
新涌的泉水散发着杜若的香气,溪边的石头引来江蓠生长。
仿佛置身武陵仙境,自然的造化在这里巧妙地转换。
持杖而行,携烟雾般的客人,衣袖间满是芬芳的花草。
蝴蝶翩翩起舞似乎挽留我,仙鸡悠闲地在篱笆旁漫步。
只要黄精熟了,我就不再忧虑时光的流逝。
笑着指向云雾缭绕的小径,砍柴的人怎能理解这诗意的境界。

注释

自乐:自我享受,自得其乐。
宁求:宁愿追求。
岩壑:山岩和山谷。
疏凿:疏浚挖掘。
黄精:一种药用植物。
韶光:美好的时光。
云萝径:云雾缭绕的小路。
樵人:砍柴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在大自然中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首先,诗人表达了对农牧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让他感到心满意足。接着,他描述了自己与山岩、花草之间的情感交流,每一个细节都显露出诗人的情感投入。

诗中还运用了自然景象,如雨后的花香与莺鸣声,山中的兰花和葛藤,以及风露对红紫色物质的影响,都成为了诗人心灵的滋润。新泉的清香、江边的蓠草,又让诗人的感官得到满足。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提到了武陵洞,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他与道土一同游历在自然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奥妙。杖策携烟客、掇芳蕤等句子,则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间漫步的情景,那些蝴蝶和仙鸡似乎都成为了他的伙伴。

最后,诗人的目光投向黄精的成熟,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时间流逝的态度。他不担忧岁月匆匆,只是在笑指云萝径时,显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定。樵人那得知,这句话则更深地表现了诗人与世隔绝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日爱蘅茅下,闲观山海图。

幽人自守朴,穷谷也名愚。

倒岭和溪雨,新泉到户枢。

丛兰齐稚子,蟠木老潜夫。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濠梁时一访,庄叟亦吾徒。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几年家绝壑,满径种芳兰。

带石买松贵,通溪涨水宽。

诵经连谷响,吹律减云寒。

谁谓桃源里,天书问考槃。

一从解蕙带,三入偶蝉冠。

今夕复何夕,归休寻旧欢。

片云隔苍翠,春雨半林湍。

藤长穿松盖,花繁压药栏。

景深青眼下,兴绝綵毫端。

笑向同来客,登龙此地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中书遇雨

济旱惟宸虑,为霖即上台。

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

纶阁飞丝度,龙渠激霤回。

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

湘燕皆舒翼,沙鳞岂曝腮。

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与二三文友逃暑

下马失炎暑,重门深绿篁。

宫臣礼嘉客,林表开兰堂。

兹夕兴难尽,澄罍照墨场。

鲜风吹印绶,密坐皆馨香。

美景惜文会,清吟迟羽觞。

东林晚来好,目极趣何长。

鸟道挂疏雨,人家残夕阳。

城隅拥归骑,留醉恋琼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