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遇雨

济旱惟宸虑,为霖即上台。

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

纶阁飞丝度,龙渠激霤回。

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

湘燕皆舒翼,沙鳞岂曝腮。

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皇帝深思解救旱情,立刻下令降雨
云彩托起七颗星辰,雨水洒向皇宫内外
丝线般的雨丝穿过宫殿,龙渠水流回荡
池水颜色因雨变深,香气飘溢在酒杯中
湘燕展翅欢快,沙滩上的鱼儿不再晒太阳
微小的波纹映照万物,虞舜之海承载着水流的起伏

注释

宸:皇帝的代称。
虑:忧虑,考虑。
霖:大雨。
上台:指皇帝发布命令。
七曜:日月星辰。
九门:泛指皇宫各门。
纶阁:古代官署名。
飞丝:比喻雨丝。
龙渠:古代宫中的排水渠道。
激霤:水流激荡。
色翻:色彩变化。
裛:浸湿。
湘燕:湘江边的燕子。
舒翼:展开翅膀。
沙鳞:沙滩上的鱼。
曝腮:晒太阳。
尺波:微小的波纹。
万假:万物。
虞海:传说中的大湖。
沿洄:水流的起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降临的雨水为旱情解渴的景象。"济旱惟宸虑,为霖即上台"表明皇帝对于百姓的关怀,如同及时来到的雨水一样急不可待。"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则形象地描述了云朵携带着星辰般的水珠,从天而降,覆盖了整个宫城。

"纶阁飞丝度,龙渠激霤回"用细腻的笔触描绘雨丝如织网一般,轻盈地笼罩在高楼之上,同时也表现出雨水与天上的神灵相呼应。"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雨后清新的气息和景象,以及雨水带来的沁人心脾的甘美。

"湘燕皆舒翼,沙鳞岂曝腮"中,“湘燕”指的是南方的燕子,这里暗示了它们在雨后的欢快舞动。"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则是说小至一尺之水也能滋润万物,而大至于江河湖海,也都承载着这份恩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联想,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雨水滋养万物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皇帝圣明仁慈的颂扬。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与二三文友逃暑

下马失炎暑,重门深绿篁。

宫臣礼嘉客,林表开兰堂。

兹夕兴难尽,澄罍照墨场。

鲜风吹印绶,密坐皆馨香。

美景惜文会,清吟迟羽觞。

东林晚来好,目极趣何长。

鸟道挂疏雨,人家残夕阳。

城隅拥归骑,留醉恋琼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巨鱼纵大壑

巨鱼纵大壑,遂性似乘时。

奋跃风生鬣,腾凌浪鼓鳍。

龙摅回地轴,鲲化想天池。

方快吞舟意,尤殊在藻嬉。

倾危嗟幕燕,隐晦诮泥龟。

喻士逢明主,才猷得所施。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忆山中寄旧友

数岁白云里,与君同采薇。

树深烟不散,溪静鹭忘飞。

更忆东岩趣,残阳破翠微。

脱巾花下醉,洗药月前归。

风景今还好,如何与世违。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长安客舍赠李行父明府

藏器待时少,知人自古难。

遂令丹穴凤,晚食金琅玕。

谁谓兵戈际,鸣琴方一弹。

理烦善用简,济猛能兼宽。

夙夜念黎庶,寝兴非宴安。

洪波未静壑,何树不惊鸾。

凫舄傍京辇,氓心悬灌坛。

高槐暗苦雨,长剑生秋寒。

旅食还为客,饥年亦尽欢。

亲劳携斗水,往往救泥蟠。

但恐酬明义,蹉跎芳岁阑。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