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几年家绝壑,满径种芳兰。

带石买松贵,通溪涨水宽。

诵经连谷响,吹律减云寒。

谁谓桃源里,天书问考槃。

一从解蕙带,三入偶蝉冠。

今夕复何夕,归休寻旧欢。

片云隔苍翠,春雨半林湍。

藤长穿松盖,花繁压药栏。

景深青眼下,兴绝綵毫端。

笑向同来客,登龙此地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翻译

在山谷间居住多年,小径上遍植芬芳兰花。
带着石头买松树价格昂贵,溪水上涨使得道路更开阔。
念经声回荡山谷,吹奏乐曲使云层间的寒意减轻。
谁能说这里是桃花源,仿佛神仙询问隐居生活。
自从解下读书人的布带,多次换上道士的蝉冠。
今夜又是何等良辰,我打算归隐寻找旧日的乐趣。
一片白云遮挡青山,春雨洒落半林,水流湍急。
藤蔓缠绕松树,花朵繁多压弯了药栏。
深远的景色映入眼帘,创作的兴致在彩毫尖端消磨。
笑着对一同来访的朋友说,登天成仙在这里不易实现。

注释

家绝壑:居住在深谷中。
满径:小径上。
芳兰:兰花。
带石:带着石头。
松贵:松树昂贵。
通溪:溪水畅通。
诵经:念经。
谷响:山谷回声。
云寒:云层的寒意。
桃源:桃花源。
天书:神仙般的隐居生活。
考槃:隐居。
解蕙带:解下读书人的布带。
蝉冠:道士的帽子。
归休:归隐。
旧欢:旧日的乐趣。
片云:一片云。
春雨:春雨。
湍:湍急。
藤长:藤蔓长。
松盖:松树的树冠。
花繁:花朵繁多。
景深:景色深远。
兴绝:兴致全无。
綵毫:彩毫。
同来客:一同来访的朋友。
登龙:登天成仙。
此地难:在这里不易实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几年家绝壑,满径种芳兰"两句,设定了一个长久以来未曾有人踏足的山谷,以及其中被细心培育的香兰,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接着,"带石买松贵,通溪涨水宽"进一步渲染了这片土地的自然景观和诗人对这里的珍视。诗中的"诵经连谷响,吹律减云寒"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生活情趣。

在"谁谓桃源里,天书问考槃"中,诗人提到了传说中的桃花源,将这片土地比作桃源,既表达了对这里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主义色彩。紧接着,"一从解蕙带,三入偶蝉冠"可能是在描绘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互动。

"今夕复何夕,归休寻旧欢"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怀和对现实生活的满足。随后的"片云隔苍翠,春雨半林湍"和"藤长穿松盖,花繁压药栏"进一步描绘出这山谷在春天的景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景深青眼下,兴绝綵毫端"表达了一种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笑向同来客,登龙此地难"则是对这自然之境的赞美,同时也可能包含了对未来某些不易到达之处的期待或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山谷风光的细腻描写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中书遇雨

济旱惟宸虑,为霖即上台。

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

纶阁飞丝度,龙渠激霤回。

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

湘燕皆舒翼,沙鳞岂曝腮。

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与二三文友逃暑

下马失炎暑,重门深绿篁。

宫臣礼嘉客,林表开兰堂。

兹夕兴难尽,澄罍照墨场。

鲜风吹印绶,密坐皆馨香。

美景惜文会,清吟迟羽觞。

东林晚来好,目极趣何长。

鸟道挂疏雨,人家残夕阳。

城隅拥归骑,留醉恋琼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巨鱼纵大壑

巨鱼纵大壑,遂性似乘时。

奋跃风生鬣,腾凌浪鼓鳍。

龙摅回地轴,鲲化想天池。

方快吞舟意,尤殊在藻嬉。

倾危嗟幕燕,隐晦诮泥龟。

喻士逢明主,才猷得所施。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忆山中寄旧友

数岁白云里,与君同采薇。

树深烟不散,溪静鹭忘飞。

更忆东岩趣,残阳破翠微。

脱巾花下醉,洗药月前归。

风景今还好,如何与世违。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