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贤

杨家事业绝当时,百家疏通问不疑。

高文大册书鸿烈,润色论思禁林杰。

堂堂司直社稷臣,谏有用否不辱身。

劲气坐中掩虎口,忠言天上婴龙鳞。

忍能持禄保卒岁,归去求田问四邻。

今时此事久索漠,吾恐九原公可作。

我来回首行路难,城郭参差夕照閒。

风急饥乌噪乔木,孤坟牢落具茨山。

形式: 古风

翻译

杨家的功业已成过去,各家学问都能畅通无阻,无人怀疑。
他的著作宏大,充满英雄事迹,才华横溢,超越禁苑中的杰出人物。
他作为朝廷重臣,堂堂正正,敢于直言进谏,即使意见未被采纳也不失尊严。
在讨论中,他的坚定立场如同压制住猛虎的口,忠诚的话语触动了天庭的龙鳞。
他忍受着官职带来的俸禄,只为度过艰难岁月,退隐后向邻居询问土地之事。
如今这样的事情已经久违,我担心他可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先贤。
我回首往事,感叹道路艰难,夕阳映照下的城郭显得零乱而闲适。
疾风吹过,饥饿的乌鸦在高大的树木上叫嚣,孤独的坟墓坐落在茨山之中。

注释

事业:功绩、事业。
疏通:指学问广博,通晓多方面。
鸿烈:伟大的业绩,宏大的著作。
润色:修饰文字使之更出色。
社稷臣:国家的重要官员。
谏:进谏,提出建议。
牢落:荒凉,冷落。
茨山:可能指代荒僻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思贤》,通过对杨家先贤事迹的追忆和感慨,表达了对高尚人格和忠诚精神的敬仰。首联“杨家事业绝当时,百家疏通问不疑”赞扬了杨氏家族的卓越贡献和广泛影响力。颔联“高文大册书鸿烈,润色论思禁林杰”描绘了他们著述宏篇,才思出众,被誉为禁林中的杰出人物。

颈联“堂堂司直社稷臣,谏有用否不辱身”赞美了杨家子孙作为朝廷重臣,敢于直言进谏,即使面临可能的羞辱也坚守职责。尾联“劲气坐中掩虎口,忠言天上婴龙鳞”进一步强调他们的刚正不阿,其忠诚如同触动龙鳞般震撼。然而,诗人担忧这样的精神在当世已渐被遗忘,“忍能持禄保卒岁,归去求田问四邻”,感叹人们只知保身度日,缺乏杨家那样的高尚追求。

最后,诗人以景结情,“今时此事久索漠,吾恐九原公可作”,表达对杨氏家族美德式微的忧虑,同时借“风急饥乌噪乔木,孤坟牢落具茨山”的凄凉景象,寓含对历史长河中英雄孤独的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拜刘凝之画像

弃官清颍尾,买田落星湾。

身在菰蒲中,名满天地间。

谁能四十年,保此清静退。

往来涧谷中,神光射牛背。

形式: 古风

按田

河水积峥嵘,山雪晴索寞。

幽斋怯寒威,况复出城郭。

马为猬毛缩,人叹狐裘薄。

淤泥虎迹交,丛社乌声乐。

桥经野烧断,崖值天风落。

泄云迷鸿濛,戴石瘦荦峃。

攀缘若登天,扶服如入橐。

穷幽至河麋,落日更槃礴。

新民数十家,飘寓初栖托。

壮产无惰农,荒榛尽开凿。

临流遣官丁,悉使呼老弱。

恩言谕官意,鄣水陂可作。

春秧百顷毬,秋报千仓穫。

掉头笑应侬,吾麦自不恶。

麦苗不为稻,诚恐非民瘼。

不知肉食者,何必苦改作。

我行疲鞍马,且用休羁络。

艰难相顾叹,共道折腰错。

势穷不得已,来自取束缚。

月明夜萧萧,解衣宽带索。

卧看云行天,北斗挂屋角。

析薪爨酒鼎,兴至且相酌。

形式: 古风

故僰道廖君画像赞

廖君朴遬,卒享五福。其艰其勤,天畀戬谷。

治生之材,可以治邦。知子之智,可以使能。

耋老于乡,以福孙曾。在尔后人,思其艰勤。

思其好贤,维衣食之源。瞻像思孝,勿堕其教。

形式:

春思

花柳事权舆,东风刚作恶。

启明动钟鼓,睡著初不觉。

简书催秣马,行路如徇铎。

看云野思乱,遇雨春衫薄。

今日非昨日,过眼若飞雹。

光阴行晼晚,吾事益落莫。

闲寻西城道,倚杖俯墟落。

村翁逢寒食,士女飞綵索。

平生感节物,始悟身是客。

搔首念江南,拿船趁鸂鶒。

夷犹挥钓车,清波举霜鲫。

黄尘化人衣,此计诚已错。

百年政如此,岂更待经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