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侍郎自会稽使回篇什盈卷兼蒙见寄一首与余有挂冠之期因书数事率成十韵

江上逢星使,南来自会稽。

惊年一叶落,按俗五花嘶。

上国悲芜梗,中原动鼓鼙。

报恩看铁剑,衔命出金闺。

风物催归绪,云峰发咏题。

天长百越外,潮上小江西。

鸟道通闽岭,山光落剡溪。

暮帆千里思,秋夜一猿啼。

柏树荣新垄,桃源忆故蹊。

若能为休去,行复草萋萋。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执行公务,接到星使召回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故土和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语言古朴,意境辽阔,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丰富。

首句“江上逢星使,南来自会稽”表明诗人在江边遇到了传达皇帝命令的星使,随之南行前往会稽之地。这里的“会稽”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会议或集结地点。“惊年一叶落,按俗五花嘶”则写出了秋天来临,树叶开始飘落,而诗人却依照习俗在玩弄着五彩斑斓的樱桃花,这里蕴含了对时光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上国悲芜梗,中原动鼓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报恩看铁剑,衔命出金闺”则写出了军事行动和对皇帝命令的执行,这里的“铁剑”和“金闺”都是强调军事行动的坚决和神圣。

“风物催归绪,云峰发咏题”描绘了自然景物中隐含的归乡情怀,以及诗人面对壮丽山川时产生的赞美之情。接着,“天长百越外,潮上小江西”写出了诗人行走在遥远的地方,对于家乡的小河流的思念。

“鸟道通闽岭,山光落剡溪”则描绘了一片宁静的自然景象,其中“鸟道”可能指的是鸟儿在林间穿梭的小路,而“山光落剡溪”则是山光照射下的溪流。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描绘。

“暮帆千里思,秋夜一猿啼”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对于远方的思念,以及深夜中听到猿啼声而引起的情感共鸣。这里的“猿啼”增添了一种孤寂与凄清之感。

“柏树荣新垄,桃源忆故蹊”则写出了诗人对于新居所在的柏树景观,以及对往昔桃源生活的怀念。“若能为休去,行复草萋萋”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辞官归隐,以便重返那片生长着杂草的地方,从事农耕。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方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向往清净生活的心声。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

向夕敛微雨,晴开湖上天。

离人正惆怅,新月愁婵娟。

伫立白沙曲,相思沧海边。

浮云自来去,此意谁能传。

一水不相见,千峰随客船。

寒塘起孤雁,夜色分盐田。

时复一延首,忆君如眼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

县城苍翠里,客路两崖开。

硖石云漠漠,东风吹雨来。

吾兄此为吏,薄宦知无媒。

方寸抱秦镜,声名传楚材。

折腰五斗间,僶俛随尘埃。

秩满少馀俸,家贫仍散财。

谁言次东道,暂预倾金罍。

虽欲少留此,其如归限催。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

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湖南使还留辞辛大夫

王师劳近甸,兵食仰诸侯。

天子无南顾,元勋在上游。

大才生间气,盛业拯横流。

风景随摇笔,山川入运筹。

羽觞交饯席,旄节对归舟。

莺识春深恨,猿知日去愁。

别离花寂寂,南北水悠悠。

唯有家兼国,终身共所忧。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