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

战城南,死河北,河鱼上食乌意逼。

为鱼谓乌,莫竞微躯。

城东新战斗,尸尸枕藉尽肥腴。

飞骑出没,残兵计谋。敌踪今暂远,功赏可尸求。

尸莫守,泣冤燐,闭腐口。

愿乌相食先自首,首蒙贼名安可朽。

生负国恩,死为人冒功。兵言何伤,尸心不同。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名为《战城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以及士兵在战场上的悲惨命运。

开篇“战城南,死河北”,简洁有力地勾勒出战争的地点和结果,暗示了战场的广阔与生命的脆弱。接着,“河鱼上食乌意逼”一句,以鱼被乌鸦啄食的景象隐喻士兵的死亡,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对生命的吞噬,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为鱼谓乌,莫竞微躯”两句,诗人以鱼自比,将乌鸦比喻为敌人,呼吁乌鸦不要争抢微小的生命,暗含了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同情与哀悼。

“城东新战斗,尸尸枕藉尽肥腴”描绘了战争后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的景象,通过“肥腴”一词,讽刺了战争中人性的扭曲,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漠视。

“飞骑出没,残兵计谋”则展示了战争中的紧张与诡谲,飞骑的突然出现和残兵的策略,都体现了战争的不可预测性和残酷性。

“敌踪今暂远,功赏可尸求”暗示了战争结束后,胜利者对战死者进行表彰,但这种荣誉对于已逝的生命来说,已经毫无意义。

“尸莫守,泣冤燐,闭腐口”表达了对战死者无法诉说冤屈的同情,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与不公的控诉。

“愿乌相食先自首,首蒙贼名安可朽”一句,诗人希望乌鸦能够吃掉自己的尸体,以此来避免成为贼寇的名声,表达了对战死者尊严的尊重。

“生负国恩,死为人冒功”揭示了战争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道德行为,即活着时辜负国家的恩惠,死后却被他人冒领功劳。

“兵言何伤,尸心不同”最后两句,诗人反思战争言论的伤害,强调了士兵内心的感受与外界评价的不同,表达了对战争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生命价值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代淮南王

淮南王,立小山,八公相见尽童颜。

不愿大藩愿大年,八公右左语丹玄。

语丹玄,指仙经。

天地大文不可明,阴阳百六妒虚清。

紫房彩女色如神,朝朝暮暮倚君身。

倚君身,结君臂。为云为水,从君至西。

日难升,秋难夏,金风飒飒吹长夜。

形式: 乐府曲辞

西门行

出西门,望秋声。绕树驱蝉出,蝉困初醒。

呼蝉语支离,鼓翅迎安能。

寂愁久相对,舍汝复行行。穿窈谷,出深松。

长歔下夕阳,肃肃起天风。

振衣千仞石,挥鞭九叠峰。

顾视人间世,闻见殊不同。

不为世人烦苦逼,谁鼓逸足游上清。

不为世人烦苦逼,谁鼓逸足游上清。

天半飞天籁,心耳愧初生。

人间何所有,苍蝇响重轻。

形式: 乐府曲辞

东门行

出东门,见如云。步入门,妾待君。

君心如有存,细察君意如有分。

还言相告语,世上自纷纷。

此人一颦一笑,别后多时尚氤氲。

尚氤氲,兰蕙出交襟,宛转流黄百合薰。

有心无心,赵舞燕吟,千人百人道出群。

有心无心,赵舞燕吟,千人百人道出群。

人人口牙芬,人所言,或欺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

拟行路难三首(其一)

落涧辞峰未随溪,奔壑顾山难行。

子辞家去,寻烟野宿,自饥寒行。

子行日远,道逢落涧坐长叹。

车为不转辕,马为踯躅向郊原。

人自轻离何足道,秋风车马畏黄昏。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