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二)次袁仲机韵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

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

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

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

只恐买山隐,却要炼丹成。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庚]韵

翻译

长久记得那次与你分别,是在繁华的丹凤九重城。
回到故乡,心中愁绪挥之不去,遥望远方,心情难以平静。
今夜不知是何夜,能与你在冷潭边的小舟上笑谈,欣赏空中的明月。
有酒就该痛饮,无事不必挂怀。寻找梅花,竹林之外,有一枝独自横斜。
和你一起吟诗赏月,这正是我一生所求,不虚此生。
哪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这样的江天美景,怎肯用它来换取虚名浮利。
我只怕买下山林归隐,却未能修炼成仙。

注释

丹凤:古代宫殿的代称,象征皇城。
九重城:形容宫城深邃,此处指京城。
愁思:忧郁的情绪。
烟艇:带有烟雾的轻舟,常指隐居生活。
浮名:表面的、虚荣的名声。
买山:购置山林,隐居之意。
炼丹:道教修炼长生不老的方法,此处可能指修炼成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熹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是一篇怀旧和友情的抒情之作。首句“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刻难忘的深切感情,以及对那座雄伟壮丽的宫城的记忆。

接下来的“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则描绘了一种回归乡土却无法平复内心忧虑的情感。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故土的眷恋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中间部分“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则展示了诗人与朋友偶遇并共度时光的快乐。这里的“一笑俯空明”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豁然开朗的心境。

紧接着,“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则是诗人对待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主张在没有烦恼的时候就要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不必过分担忧。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这一句描绘了春日闲游时寻找梅花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卻要炼丹成。”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生命中所追求真谛的坚持。在这里,“与君吟弄风月”表达了诗人希望和朋友共同享受自然之美,而“端不负平生”则强调了这种生活态度的重要性。后面的几句则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往记忆的回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他对于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三)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好事近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西江月(其一)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

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