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夜坐

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

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

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

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走廊斜斜连接着华丽的楼阁,新月初升照亮了夜幕下的帷帐。
边塞寒冷大雁急急高飞,深秋园林中蝉鸣声声缓慢。
露水凝结在稀疏的林叶上,微寒中菊花绽放出晶莹的露珠。
逢此节日心中满是忧愁,长叹一声独自沉浸在悲伤中。

注释

斜廊:倾斜的走廊。
绮阁:装饰华丽的楼阁。
初月:新月,刚露出的月亮。
宵帏:夜晚的帷帐,指室内悬挂的帘幕。
塞冷:边塞的寒冷气候。
鸿飞:大雁飞翔。
疾:快速。
园秋:园林中的深秋时节。
蝉噪:蝉的叫声。
露结:露水凝结。
林疏叶:树木叶子稀疏。
寒轻:轻微的寒意。
菊吐滋:菊花开放,吐露滋润的露珠。
愁心:忧愁的心情。
此节:这个时节或节日。
长叹:深深地叹息。
含悲:内心充满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秋夜晚的静谧图景。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愁思和孤独感。

"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一句中,“斜廊”指的是倾斜的走廊,这里的“斜”字给人一种不平静、不稳定的感觉。"连绮阁"则是装饰华丽的楼阁。"初月"意味着秋季刚开始,月亮已经升起,而"照宵帏"则是夜幕低垂时分,月光透过窗棂照进室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氛围。

"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这两句继续渲染了秋夜的气氛。"塞冷"指边塞的寒冷,"鸿飞疾"则形容远处的大雁急速地飞过,给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园秋蝉噪迟"中的“蝉”即是蝉虫,它们在秋夜中发出了悠长而哀伤的鸣叫声。

"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两句则描绘了自然界初秋的景象。"露结"指的是露水凝结在树叶上,“林疏”是林间稀疏的样子,透露出秋天植物开始枯萎的迹象。“寒轻菊吐滋”中的“菊花”虽仍在绽放,但已经带上了初秋的凉意和微妙的悲壮感。

"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个季节的氛围中,诗人感到无尽的忧愁,每当遇到这样的时刻,便不由自主地发出长叹,感慨万千,而这种情绪只能在独处时深深体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初秋夜晚的宁静与孤寂,以及诗人因环境所激起的情感波动。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初晴落景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

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形式: 古风

咏司马彪续汉志

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

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

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

炎汉承君道,英谟纂神器。

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

前史殚妙词,后昆沈雅思。

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

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

梅山未觉朽,谷水谁云异。

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

凤戟翼康衢,銮舆总柔辔。

清浊必能澄,洪纤幸无弃。

观仪不失序,遵礼方由事。

政宣竹律和,时平玉条备。

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

云飞星共流,风扬月兼至。

类禋遵令典,坛壝资良地。

五胜竟无违,百司诚有庇。

粤予承暇景,谈丛引泉秘。

讨论穷义府,看覈披经笥。

大辨良难仰,小学终先匮。

闻道谅知荣,含毫孰忘愧。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幸武功庆善宫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

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

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㮰。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

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形式: 排律

经破薛举战地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沈,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

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沈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