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放诗(其七)放牛

三农胥有役,一隙即閒身。

以此均劳逸,安能长苦辛。

溪山随所适,水草自相亲。

白石歌残后,应无扣角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放牛人在自然中的悠闲生活与对劳逸平衡的追求。首句“三农胥有役,一隙即閒身”对比了农人的繁忙与放牛人偶尔的闲暇,表达了对劳逸结合的向往。接着,“以此均劳逸,安能长苦辛”进一步阐述了通过放牛这一活动来调节生活节奏,避免长期的劳苦。诗人随后以“溪山随所适,水草自相亲”描绘了放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亲近感。最后,“白石歌残后,应无扣角人”则可能寓含着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味,暗示放牛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放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找片刻闲适的智慧,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放诗(其八)放驴

蹇驴欺我老,出郭故蹒跚。

尽日行吟苦,长风吹面寒。

归来语童仆,从此解鞯鞍。

相送秋田去,焉知世路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十放诗(其九)放鱼

隔江老渔父,收钓细鳞肥。

问市提筐入,逢僧托钵归。

从容苏涸辙,谈笑得生机。

极目沧浪外,烟霞静可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十放诗(其十)放蝶

翩翩双凤子,来自古罗浮。

好客难为别,飞仙不可留。

遐心返初服,归路指丹丘。

共有逍遥梦,相期在石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东林七问(其一)问天

碌碌今如此,冥冥非所知。

胜人宁有定,于我或无私。

劫火焚刍狗,青云变素丝。

杞忧诚罔极,深信转成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