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放牛人在自然中的悠闲生活与对劳逸平衡的追求。首句“三农胥有役,一隙即閒身”对比了农人的繁忙与放牛人偶尔的闲暇,表达了对劳逸结合的向往。接着,“以此均劳逸,安能长苦辛”进一步阐述了通过放牛这一活动来调节生活节奏,避免长期的劳苦。诗人随后以“溪山随所适,水草自相亲”描绘了放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亲近感。最后,“白石歌残后,应无扣角人”则可能寓含着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味,暗示放牛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放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找片刻闲适的智慧,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