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敬礼补陀,岩下水边。十方三世,无不现前。
愿我亦證,空觉极圆。处处悲救,火中生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观世音赞六首》中的第六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的敬仰和祈愿。诗中描绘了观音菩萨在岩下水边的景象,强调她的无所不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能显现于人前。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也能证得观音菩萨那样的空灵觉悟,达到圆满境界。同时,他祈求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即使在苦难之中也能如同莲花般在火中盛开,得到救赎。整首诗充满了虔诚与崇敬之情,体现了佛教中观音菩萨的广大慈悲和救苦救难的形象。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秀眉广宇,不如鲁山。槁项黄馘,不如漆园。
韬光匿名,将在双井。谈玄说妙,热谩两川。
枯木突兀,死灰不然。虚舟送物,成百漏船。
通身是眼,不见自己。欲见自己,频掣驴耳。
通身是手,不解著鞭。白牛懒惰,空打车辕。
通身是佛,顶戴弥陀。头上安头,笑杀涪皤。
枯木突兀,傲睨万物。顶门上眼,正法中骨。
平生受用,三尺吹毛。欢喜斩新,拾得孟劳。
梦中唤起,犹自忉忉。我王库中,无如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