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晋人欢闻变歌六章(其一)

心在欢腔中,搜索那能到?

袖长不及地,转为短裙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拟晋人欢闻变歌六章(其一)》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内心的微妙变化与情感波动。诗中的“心在欢腔中,搜索那能到?”一句,巧妙地将女子内心的情感比作欢愉的旋律,她试图在心中寻找那份快乐的源头,却难以捕捉,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跃然纸上。接着,“袖长不及地,转为短裙笑”则以女子的动作和衣着的变化来象征她情绪的转变,袖子的长短在这里成为情感表达的隐喻,而“转为短裙笑”则进一步展现了女子从最初的困惑、挣扎到最终释然、微笑的心路历程。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情感的细腻变化,体现了诗人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姚燮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蕴含着对人生百态的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拟晋人欢闻变歌六章(其二)

画棂金屈戌,明月交枝梧。

五更梦十醒,只闻啼独乌。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拟晋人欢闻变歌六章(其三)

夙爱欢所知,难凭一面辞。

读欢书内语,常道苦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拟晋人欢闻变歌六章(其四)

对面同背面,见欢安足多?

马能走千里,不能踰黄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拟晋人欢闻变歌六章(其五)

欢爱千两金,侬爱一寸烛。

但邀今夜怜,那知明夜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