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晋人欢闻变歌六章(其四)

对面同背面,见欢安足多?

马能走千里,不能踰黄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拟晋人欢闻变歌六章》中的第四章。通过对比马匹的千里之行与黄河的不可逾越,诗人巧妙地表达了人生境遇中的一些哲理。

“对面同背面,见欢安足多?”这两句诗以马为喻,马在正面和背面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但能否达到目的地却大相径庭。这里,诗人借马匹的千里之行与黄河的阻隔,暗示了人生的诸多可能性与限制。表面上的欢愉或许并不足以衡量人生的全部价值,因为真正的挑战与限制往往隐藏在看似平凡的日常之中。

“马能走千里,不能踰黄河。”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千里之马虽强健,却无法跨越黄河,这象征着即使拥有再大的能力与努力,也有可能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这里的黄河不仅是自然界的界限,也是比喻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困难与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的心态与态度,以及对成功的理解。它提醒我们,虽然追求目标的过程充满艰辛,但真正的价值往往在于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气与坚持,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欢愉或成就之上。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拟晋人欢闻变歌六章(其五)

欢爱千两金,侬爱一寸烛。

但邀今夜怜,那知明夜哭?

形式: 古风

拟晋人欢闻变歌六章(其六)

结带复挽臂,作意谁信真?

欢来总当去,不是侬边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杂诗三章(其一)

入门思远游,出门思故乡。

饱煖难坐谋,出入安能常?

大河入平野,河上千垂杨。

旧枝折将尽,新枝今未长。

夜气就凉肃,况复多露霜。

胡为千里客,中道犹旁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三章(其二)

皎皎天汉间,历历斗与牛。

云归岂无山,因风尚夷犹。

剪烛坐深夕,远思驰难收。

不知芦荻多,但闻风飕飕。

萧然顾吾鬓,奈此江湖秋。

我慕东陵子,读书老樊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