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好寄弋阳尹李端卿兼简诸公(其一)

吴中山水宜兴好,曾在京华得饱闻。

踪迹十年嗟未到,风烟一壑要平分。

笋镵茶焙铜官雨,荷盖兰舟洴浰云。

更问东坡田可赎,便教儿子早耕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此诗《宜兴好寄弋阳尹李端卿兼简诸公》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诗中描绘了宜兴山水之美,表达了对宜兴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首句“吴中山水宜兴好”,开篇即点明主题,宜兴的山水之美令人向往。次句“曾在京华得饱闻”,诗人曾从他处听闻宜兴的美好,心中早已种下向往之种。接着,“踪迹十年嗟未到”一句,道出了诗人因种种原因未能亲临宜兴的遗憾与叹息。随后,“风烟一壑要平分”一句,以“风烟”象征宜兴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宜兴共享这份美景的愿望。

接下来,“笋镵茶焙铜官雨,荷盖兰舟洴浰云”两句,通过具体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宜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竹笋、茶炉、铜官雨、荷叶、兰舟、浰云,这些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宜兴山水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宜兴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更问东坡田可赎,便教儿子早耕耘”两句,借用了苏轼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宜兴土地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诗人希望能在宜兴拥有自己的田地,让儿子们早早开始耕耘,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子孙后代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宜兴山水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宜兴好寄弋阳尹李端卿兼简诸公(其二)

故人宦辙各西东,欲到荆南恐未逢。

地主何须寻李尹,洞名原自属张公。

红灰酒美衣须当,紫竹箘肥诗自工。

有个墨翁应识我,谩凭把笔记行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梅坞草堂为陈鼎赋

先生懒逐世浮沈,高卧吴山万玉林。

醉赏风霜摇落景,静窥天地发生心。

影横疏箔诗先就,香扑晴窗帖漫临。

我欲放舟乘好兴,老逋仙迹拟同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书字卷后寄江西陈佥宪

岁事蹉跎巳过春,听风听雨坐兼旬。

迢迢云梦千馀里,惨惨风涛几处津。

张旭可能工字者,洪乔不是寄书人。

思君两鬓如霜草,何日京华更卜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登辽阳镇东楼

步上高城更上楼,凭阑一望思悠悠。

山如图画催吟兴,海作杯棬荡醉眸。

箕子故封今异域,管宁旧隐是何州。

遥闻胡马时南牧,未请长缨愧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