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匡庐名,今睹雄秀姿。
我舟薄其趾,阴雨深蔽之。
平生洁清念,谅受庐君知。
宁辞三日淹,未恨一见迟。
邂逅得佳士,欣然即追随。
时云散诸峰,攒青逗参差。
五色太古色,相对心融怡。
披衿寻鹿迹,抉洞徵贤祠。
风雩杳馀韵,书台抗层基。
前瞻辨五乳,仰顾指狻猊。
却招白鹤仙,下瞰神龙陂。
飞桥度三峡,舣棹凌深危。
喷涛电雪眩,转石雷霆驰。
薄暮不可留,淅淅山风悲。
明发开先游,寒溪涉清漪。
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虬枝。
飞虹泻青嶂,漱玉下深池。
竹亭夐幽阒,四壁多残碑。
出林送落日,踏月仍遨嬉。
移舟星子湾,回首烟雾时。
归来记所历,一一天下奇。
兹山信绵邃,览胜犹多遗。
简书属有程,逼仄嗟绊羁。
悠悠此时路,依依后来期。
巢栖云松间,瓢饮涧水湄。
昔贤有高躅,安用微官为。
不详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轻舟下池口,遥望青阳郭。
云间见九华,争先出锋锷。
参差敔背缺,峭锐圭首削。
竹箭拔春芽,芙蓉攒秋萼。
奇姿信明丽,远势仍联络。
下有岩谷幽,真灵谅兹宅。
诡哉末世士,强以名号托。
丹崖不受滓,青峰镇如昨。
千载知属谁,含情寄冥漠。
客行常山道,溪駃波沄沄。
溯流睇崇冈,问是丞相坟。
舍舟步榛翳,隧道不复分。
石麟已零落,宰树何披纷。
其傍曾玄居,混迹随耕耘。
亦有显仕者,远去忘榆枌。
长吏类俗流,但识期会勤。
葺治禁樵采,此事今无闻。
堂堂中兴烈,忠正而德文。
祸胎偃月奸,冤魄炎海氛。
凄凉槥车还,仓卒书疏焚。
谁知尉职卑,乃能杜使君。
苍天佑贤俊,微尔几空群。
兴怀慨前事,空山黯愁云。
咸阳骨安在,唾骂奚足云。
骑箕俨天上,千载弥清芬。
五载乐閒旷,闭关每安眠。
祖行复言迈,迫此将残年。
江湖多北风,临流竟回船。
连旬踏冻雪,驱马不得前。
锦溪何沦漪,芝山亦清妍。
岂乏故人居,欲往无由缘。
漫漫四野白,青是谁家烟?
仆夫慰饥面,呼酒还忻然。
我独不解饮,自苦谁汝怜。
前途幸云迩,努力勤挥鞭。
职思在忧民,才薄志自坚。
只应高人笑,胡不甘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