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八声甘州.和袁静春入杭韵

听江湖、夜雨十年灯,孤影尚中州。

对荒凉茂苑,吟情渺渺,心事悠悠。

见说寒梅犹在,无处认西楼。

招取楼边月,同载扁舟。

明日琴书何处,正风前坠叶,草外闲鸥。

甚消磨不尽,惟有古今愁。

总休问、西湖南浦,渐春来、烟水入天流。

清游好,醉招黄鹤,一啸清秋。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翻译

聆听江湖夜雨声,十年如一盏灯,孤独身影仍留在中原。
面对荒芜的园林,吟诵之情悠远,心中思绪绵长。
听说寒冷的梅花依然盛开,却找不到西楼的踪迹。
呼唤楼头明月,共乘一叶扁舟。
明天的琴书会在何处?恰似风前落叶,草丛中的闲散鸥鸟。
那些消磨不尽的,唯有古往今来的忧愁。
不必再问西湖南浦,春天来临,烟水浩渺直入天际。
清闲游赏,借酒唤来黄鹤,于清秋之际放声长啸。

注释

江湖:指代广阔的世间或江湖世界。
孤影:孤独的身影。
茂苑:繁茂的园林。
渺渺:深远的样子。
悠悠:长久、深远。
寒梅:寒冬中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西楼:西方的楼阁。
招取:召唤。
扁舟:小船。
明日:明天。
琴书:琴瑟与书籍,代表文化生活。
坠叶:飘落的树叶。
消磨:消耗, 浪费。
古今愁:自古至今的愁绪。
西湖南浦:泛指江南的湖边。
烟水:烟雾笼罩的水面。
黄鹤:传说中的仙鹤。
一啸:一声长啸。
清秋:清凉的秋天。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张炎的《甘州·八声甘州》,是一篇抒发边塞怀古之情的作品。诗中“听江湖、夜雨十年灯,孤影尚中州”两句,通过描绘长夜的孤寂与旧日的残留,表达了词人对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接着,“对荒凉茂苑,吟情渺渺,心事悠悠”三句,则是词人面对荒凉的大自然,抒发自己复杂的情感和纷飞的心绪。这里的“荒凉茂苑”暗示了一种历史的废墟与自然的交融,而“吟情渺渺”则表达了词人的情感之深远且难以言说。

以下,“见说寒梅犹在, 无处认西楼。招取楼边月,同载扁舟。”几句,通过对寒梅的寻觅和对旧日西楼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奈与不舍。这里的“寒梅”往往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孤傲精神,而“招取楼边月”则是将自然之美融入自己的情感世界中。

“明日琴书何处,正风前坠叶,草外闲鸥。”这几句,则是在描绘词人对未来生活场景的想象。这里的“琴书”代表着文化和艺术,而“风前坠叶”则是自然界中秋天的景象,“草外闲鸥”则表现了生命之轻盈与自由。

最后,“甚消磨不尽,惟有古今愁。”这一句,是全诗情感的集大成。词人通过“消磨不尽”的时间和“古今愁”的历史感慨,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甘州·八声甘州》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卷,同时也揭示了词人内心世界中的沉郁与苍凉。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甘州/八声甘州

记当年、紫曲戏分花,帘影最深深。

听惺忪语笑,香寻古字,谱掐新声。

散尽黄金歌舞,那处著春情。

梦醒方知梦,梦岂无恁。

几点别馀清泪,尽化作妆楼,断雨残云。

指梢头旧恨,豆蔻结愁心。

都休问、北来南去,但依依、同是可怜人。

还飘泊,何时尊酒,却说如今。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甘州/八声甘州(其一)为小玉梅赋,并柬韩竹闲

见梅花、斜倚竹篱边。休道北枝寒。

□□□翠袖,情随眼盼,愁接眉弯。

一串歌珠清润,绾结玉连环。

苏小无寻处,元在人间。

何事凄凉蚓窍,向尊前一笑,歌倒狂澜。

叹从来古雅,欲觅赏音难。

有如此、和声软语,甚韩湘、风雪度蓝关。

君知否,挽樱评柳,却是香山。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甘州/八声甘州.饯草窗归霅

记天风、飞佩紫霞边,顾曲万花深。

甚相如情倦,少陵愁老,还叹飘零。

短梦恍然今昔,故国十年心。

回首三三径,松竹成阴。

不恨片篷南浦,恨剪灯听雨,谁伴孤吟。

料瘦筇归后,闲锁北山云。

是几番、柳边行色,是几番、同醉古园林。

烟波远,笔床茶灶,何处逢君。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甘州/八声甘州(其二)

俯长江、不占洞庭波,山拔地形高。

对扶疏古木,浮图倒影,势压雄涛。

门掩翠微僧院,应有月明敲。

物换堂安在,断碣闲抛。

不识庐山真面,是谁将此屋,突兀林坳。

上层台回首,万境入诗豪。

响天心、数声长啸,任清风、吹顶发萧骚。

凭栏久,青琴何处,独立琼瑶。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