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雨

梅子黄初遍,秧针绿未抽。

若无三日雨,那复一年秋。

薄晚看天意,今宵破客愁。

不眠听竹树,还有好音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梅子刚刚变黄,秧苗的针叶还未抽出。
如果没有连续三天的雨水,这一年就不会有秋天了。
傍晚时分观察天象,今晚希望能解除旅人的忧愁。
深夜无法入睡,倾听竹林中的声音,是否有好消息传来?

注释

梅子:成熟的梅子。
黄:黄色,指梅子成熟。
遍:普遍,到处都是。
秧针:稻秧的嫩尖。
抽:生长,伸出。
若无:如果没有。
三日雨:连续三天的雨。
那复:哪里还会有。
秋:秋天。
薄晚:傍晚。
看天意:观察天气变化。
破:消除,解除。
客愁:旅人的忧虑。
不眠:无法入睡。
竹树:竹林。
好音:好消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悯雨》,以梅子黄熟和秧针未抽的景象开篇,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田园风光。接着,诗人担忧如果没有连续的雨水,这一年可能就会歉收,流露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丰收的期盼。夜晚,诗人望着天空,期待着降雨能缓解客居者的愁绪。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倾听竹树间的声响,希望能听到雨声,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渴望,也是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切。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挽王元渤舍人二首(其二)

觞咏陪真率,言谈见坦夷。

凄凉今日事,牢落暮年悲。

有泪看诗卷,无情对酒卮。

哀哉王子敬,吾党一何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王元渤舍人二首(其一)

早得文章誉,仍高政事科。

珠玑随咳唾,襦裤起讴歌。

老去贫逾甚,归来病更多。

善人今已矣,施报果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挽石参议

人物千岩秀,家风万石馀。

刘侯深爱画,杜氏富藏书。

卿寺曾亲擢,藩方有诏除。

遽随丹旐去,老泪溅衣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挽向伯恭侍郎三首(其三)

昔在儿童岁,曾陪竹马游。

芗林叨共席,泛宅幸同舟。

忽忽三年别,堂堂万事休。

孤风亭下梦,犹记曩时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