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春日书事

禅宫寂寂白昼长,出门江山悲异乡。

歌檐日暖好鸟语,空庭客稀春草长。

红树人家隔修竹,青芜村路达横塘。

欲向东城踏青去,碧云何处水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寂静的禅院白天漫长,出门远望江山感到异乡的悲伤。
檐下的歌声温暖如鸟语,空荡庭院中访客稀少,春草自由生长。
隔着茂密的竹林能看到红树人家,青草丛生的小路通向横塘。
我想要去东城踏青,但眼前只有茫茫碧云和无边的水面。

注释

禅宫:指寂静的寺庙。
寂寂:非常安静。
白昼长:白天显得特别长。
异乡:指诗人身处他乡。
歌檐:有歌声的屋檐。
日暖:阳光温暖。
空庭:空旷的庭院。
客稀:来访者很少。
红树人家:红色树叶装饰的房屋。
修竹:高大的竹子。
青芜:青色的杂草。
横塘:横向的池塘。
东城:城市的东部。
踏青:春天外出游玩赏景。
碧云:青绿色的云彩。
水茫茫:水面广阔无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田园图景,诗人在禅宫中感受着白昼的悠长与寂寞,同时心怀对远方异乡的思念。诗中的“出门江山悲异乡”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眷恋。

“歌檐日暖好鸟语,空庭客稀春草长”两句,通过对阳光、鸟鸣和春草生长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氛围。这里,“歌檐”指屋檐下的燕子在欢唱,表达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日暖”则增添了一份温馨与和煦,而“空庭客稀春草长”则透露出一种淡定的孤独感。

接着,“红树人家隔修竹,青芜村路达横塘”两句,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诗人所居之地的幽深静谧。这里,“红树”可能指的是春日里染红的樱花或是枫叶,“隔修竹”则强调了人家与外界的分隔;“青芜村路达横塘”中,“青芜”形容着春天草木的鲜绿,而“横塘”则可能是一条小溪流过的田野。

最后,“欲向东城踏青去,碧云何处水茫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外出游历的愿望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这里,“东城踏青”是春日郊游的一种传统活动;“碧云何处水茫茫”则通过对远方碧云和连绵不绝的河流(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无限向往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隽永的笔触,传达了一种超脱尘嚣、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惠别

洞箫奏兮瑶瑟御,日不足兮继以夜。

吾宁独此湛乐兮,嘉予美之宜修。

披浮云出明月兮,挥众星不与谋。

既成言以命予兮,顾永予之光明。

岂独谓不然兮,托东风以惠声。

嗟言独何容易兮,有倾身者鬼神。

中怀著而必见兮,卷兰舌而交信。

予虽不执子明烛兮,光辉其舍予。

两相审者不媒兮,予既获子于鼻息。

舒子声以歌兮,凤凰将闻而振羽。

结子佩而起舞兮,星斗视子而上下。

独翩翩其不可留兮,君之居可知而不可得。

春水涣涣兮,予独饮君河之曲。

鸟鸣群飞兮,其下芳草。

柳舒舒其可揽结兮,桃李始就其膏沐。

行者怀兮别者思,酌君酒兮寿君以不衰。

抚君舟之悠然兮,将浩渺以浮航。

三江震泽兮,舟师告惫而一息。

引日星之煌煌兮,吾独望子于南极。

想子其下兮,鼓圣涛而鞭蛟龙。

使宓妃不敢巧笑兮,皇英敛衽而来从。

南风之来兮,入予裾悦余心。

独条畅而清婉兮,曰是为故人之风。

形式: 古风

散步西园

岁晚伤局促,散怀唯小园。

鸣禽下荒寂,孤木倚高寒。

闰月长蔬甲,清霜瘦竹竿。

荆人重鲜食,怪我厌鱼餐。

形式: 五言律诗

暑毒不可过又每为宾客见扰午寝不安奉怀邠老之无事也

桃李成尘莺未老,梧桐未落蛩已多。

杜门高卧作閒计,挟策读书如懒何。

颇遭褦襶惊午梦,正坐热行官不呵。

柯山大隐羲皇上,清风一榻无经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朝日

朝日照山堂,流光泛疏牖。

龙钟病童子,扫地起持帚。

堂中空四壁,惟一老病叟。

萧条野僧闲,鄙朴老农陋。

雨来林叶响,霜近蔬甲瘦。

何以遣幽忧,赖有尊中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