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
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祝融峰所见之景象与内心感受。诗的前两句“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仿佛连猿鸟都不曾到访的孤寂之地,使得诗人的身心都似乎要飘浮起来,充满了仙气。
接下来的“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则是对周遭景色的描绘。山峰四周是一片开阔而深远的碧绿色彩,而山顶恰好处于初秋时节,这种景象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让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天地浩瀚的敬畏。诗人站在高峰上,观察着广阔无垠的宇宙,感受到了自然界无边无际的奥秘,同时也看到了远处山峦间细微的溪流,这些都深化了诗人的哲思。
最后两句“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展示了诗人长时间独自一人站在山峰之西,观赏着太阳缓缓移动所投射在大地上的光影变化。这里的“神州”指的是整个国家或世界,这里则被赋予了更深远的象征意义,彰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洞察与融入感。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心灵澄明以及对宇宙本质的深刻领悟。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五老峰前相遇时,两无言语只扬眉。
南宗北祖皆如此,天上人间更问谁。
山衲静披云片片,铁刀凉削鬓丝丝。
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负本师。
衲衣禅客袖篇章,江上相寻共感伤。
秦甸乱来栖白没,杼山空后皎然亡。
清留岛月秋凝露,苦寄巴猿夜叫霜。
珍重南宗好才子,灰心冥目外无妨。
晚照背高台,残钟残角催。
能销几度落,已是半生来。
吹叶阴风发,漫空暝色回。
因思古人事,更变尽尘埃。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
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
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