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别日笑言重,归来药饵忧。
钟歌掩不试,贝叶乱谁收。
恨极囊封在,情多垄木稠。
埋文应自作,一一记徽猷。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首句“别日笑言重”描绘了生前欢聚的场景,笑语欢声犹在耳边,却已物是人非,流露出一种深深的不舍与怀念。接下来的“归来药饵忧”,则暗示了逝者生前的疾病与痛苦,以及生者对其健康状况的担忧,体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钟歌掩不试,贝叶乱谁收”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钟声和贝叶经的意象,象征逝者灵魂的归宿与佛法的庇护,同时也隐含着对逝者遗物的整理与处理的无奈与困惑。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反映了生者面对死亡时的无力感和对逝者精神世界的探寻。
“恨极囊封在,情多垄木稠”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囊封在,可能是指逝者留下的信件或遗物,表达了对这些物品的珍视与怀念;而“情多垄木稠”,则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埋文应自作,一一记徽猷”表达了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与记录的愿望,希望将逝者的精神与成就铭记于心,以传承其精神遗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溪父起收罾下鲤,山翁起卖焙中茶。
长官亦与人俱起,笑拥黄紬放早衙。
东邻修竹野僧家,乱柳枯桑一径斜。
逐客惯曾迂短策,使君何事驻高牙。
萧条已似连村坞,邂逅应容设晚茶。
惭愧病夫无气力,隔墙空听吏兵哗。
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
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安舆遍西北,丹旐历江湖。
存没终无憾,哀荣两得俱。
新封崇马鬣,馀福荐浮图。
家法蘋蘩在,空堂始一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