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麦二首(其二)

雨后麦多病,庾中蛾欲飞。

不辞终日暑,幸脱半年饥。

潦水来何暴,秋田望已微。

农夫愚可念,此报定谁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雨后的麦田饱受病害,稻谷中的蛾子即将飞出。
我甘愿忍受整天的酷暑,只为能避免半年的饥饿。
积水来得如此突然,秋天的田地收成希望渺茫。
农民们的愚昧实在令人怜悯,这样的结果究竟能怪罪于谁呢?

注释

病:指麦田遭受病虫害。
蛾:指稻谷中的害虫。
暑:炎热的天气。
饥:饥饿,指粮食短缺。
潦水:积水,雨水过多。
暴:突然,猛烈。
秋田:秋季的农田。
愚可念:形容农民的无知和可怜。
此报:指这样的结果。
定谁非:究竟该怪罪于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杀麦二首(其二)》。诗人以雨后麦田为背景,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雨后麦多病"形象地写出雨后麦子因湿气而易生虫害的状态,"庾中蛾欲飞"进一步强调了这一问题。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他们不顾炎热的天气,只为避免半年的饥饿,"不辞终日暑,幸脱半年饥"。

"潦水来何暴"暗示了雨水来势汹汹,可能给农田带来更大的灾害,"秋田望已微"则描绘出丰收的希望变得渺茫。最后,诗人以深沉的语气表达对农夫的怜悯,质疑这样的天灾是否应由谁负责,"农夫愚可念,此报定谁非",流露出对天灾人祸无常的感慨和对公正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农民生活的困苦和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其一)

绿发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

浮生已是尘劳侣,病眼犹便锦绣章。

羞见故人梁苑废,梦寻归路蜀山长。

怜君顾我情依旧,竹性萧疏未受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其二)

魏红深浅配姚黄,洛水家家自作塘。

游客贾生多感概,闲官白傅足篇章。

山分少室云烟老,宫废连昌草木长。

路出蒿高应少驻,孱颜新过一番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其二)

老人无力年年懒,世事如花种种新。

百巧从来知是妄,一机何处定非真。

园夫漫接曾无种,物化相乘岂有神。

毕竟春风不拣择,随开随落自匀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其一)

潩上名园似洛滨,花头种种斗尖新。

共传青帝开金屋,欲遣姚黄比玉真。

秦岭犹应篆诗句,杜鹃直恐降天神。

老人发少花头重,起舞攲斜酒力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