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桃李花落尽戏为新句

天涯春色倍潇森,李白桃红共一阴。

每从飞花春不禁,东风作意过园林。

晓来光艳半沉沉,萦沙惹草日相侵。

珍重佳人拂袖襟,虚劳綵笔费搜寻。

朝朝暮暮倚花吟,花落相愁不自今。

每畏空枝细雨淋,岂知前树变鸣禽。

自在娇莺空好音,生憎舞燕别为心。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感桃李花落尽戏为新句》。诗中描绘了春日里桃李花落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首联“天涯春色倍潇森,李白桃红共一阴”,以“天涯”二字开篇,点出春色虽美却也孤独,与“潇森”(形容树木茂盛)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接着,“李白桃红共一阴”则以李白和桃花并提,暗喻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颔联“每从飞花春不禁,东风作意过园林”,进一步描绘了春花飘落的情景,春花在东风的吹拂下,纷纷扬扬地落在园林之中,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无奈与惋惜。

颈联“晓来光艳半沉沉,萦沙惹草日相侵”,通过早晨光线的变化,以及花儿与沙草的互动,细腻地展现了花落后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尾联“珍重佳人拂袖襟,虚劳綵笔费搜寻。朝朝暮暮倚花吟,花落相愁不自今。每畏空枝细雨淋,岂知前树变鸣禽。自在娇莺空好音,生憎舞燕别为心。”这一部分,诗人以“佳人”、“彩笔”、“娇莺”、“舞燕”等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与对未来的忧虑。佳人拂袖,彩笔难寻,朝暮之间,倚花吟唱,花落之后,愁绪难消。对空枝的担忧,对前树鸣禽的不解,以及对自在娇莺与舞燕不同心境的感慨,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桃李花落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现象的敏锐洞察力。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喜橘柚花盛开再成

朝来春雨为春飏,春色如丝趁晓光。

幽人启户思冥寞,扑鼻侵凌几树香。

绿叶清姿朝映雪,黄须碧蕊暮凝霜。

春风夜夜吹女急,恐尔乘春亦太狂。

相怜有意穿林入,三步开襟五步忙。

所谓伊人在一方,茅斋竹舍饱馀芳。

春山热眼动遥妆,春水涵情日断肠。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落花行二首.乐府(其一)

春花春树本同阴,千枝万叶岂相侵。

春风烂熳春雨淫,深红浅白共销沉。

春条无数惹衣簪,春鸟连群散百音。

红花抱春怨,绛唇零落倚青襟。

白花横春恨,素面萧条拥绿衾。

怨春恨春春日深,春光历乱倩谁禁。

何处香梨光夜雪,谁家嫩柳映朝金。

潜引游蜂情性出,细勾舞蝶梦魂临。

东墙蝼蚁片花擒,强辞膻逐聚芳林。

嗟兹微物逞春心,随意春情作羡歆。

骚人搁笔自呜喑,肠断朝花拂暮琴。

微闻花叹向春寻,及尔臭味同苔岑。

花落花开成古今,谁能对此不花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落花行二首.乐府(其二)

红花初艳白花飞,每疑春色护红辉。

白花飞尽红花稀,春色无聊自渴饥。

不闻春色解歔欷,颇怪花颜别瘦肥。

花开春已至,春为花主共依依。

花落春将去,花无春伴独何归。

春去春来若见几,花开花落恨知希。

雒水津头悲游子,沉香亭畔念娇妃。

多情细雨分朝霭,作意轻风网夕晖。

眼看春色在春扉,将残未残百片菲。

燕泥空思碧缃帏,蝶粉难粘浮坠衣。

风光从我莫依违,暂时相赏孰相非。

我能举笔向春挥,青帝东门日正晞。

尽收红白万花馡,肯令三春笑客微。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一)

二月看看已破,三春嘿嘿微迁。

不知宜叹宜惜,只合自歌自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