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首(其二)

不落与不昧,前后百丈语。

毫发若参差,铁山横在路。

岂不见蓝田,常年人射虎。

初时一箭没其羽,子细看来元是石。

再欲射时射不入,几乎惧杀李将军,千古令人空叹息。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颂古三十首(其二)》由宋代僧人释怀深所作,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寓言故事来阐述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不落与不昧,前后百丈语”开篇即点明了诗的主题,意指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保持清醒和警觉,既不陷入迷惘,也不盲目追求,如同行走在百丈长的道路上,每一步都需谨慎。接下来,“毫发若参差,铁山横在路”,形象地描绘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如同高耸的铁山,随时可能阻碍前行的道路。

“岂不见蓝田,常年人射虎”则引入了一个历史典故,讲述的是古代蓝田地区,常有人射虎的故事。这里通过“射虎”这一行为,象征着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决心。然而,“初时一箭没其羽,子细看来元是石”,这句诗揭示了即使勇敢地尝试,也可能遭遇失败,就像射中的是石头而非真正的老虎,寓意人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最后,“再欲射时射不入,几乎惧杀李将军,千古令人空叹息”,诗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即使经历了失败,也应保持勇气和坚持,不因恐惧而放弃。这里的“李将军”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将领,象征着勇者的形象。整首诗通过这个故事,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于尝试,即使失败也要从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寓含深刻的哲理,不仅反映了禅宗对人生的态度,也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十首(其三)

移身换步老天衣,不惜眉毛月个知。

今日若明当日事,江南日暖鹧鸪啼。

形式: 偈颂

颂古三十首(其四)

云门舌上有龙泉,爱把金针黑处穿。

要会衲僧巴鼻子,一条红线两人牵。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三十首(其五)

走下禅床行一转,看了如来五千卷。

婆子年高眼尚明,夜深月下穿针线。

形式: 偈颂 押[霰]韵

颂古三十首(其六)

大士讲经竟,挥案成注脚。

一丸疗众病,不假驴驼药。

形式: 偈颂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