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潭石洞游俱遍,最后来寻此阁遨。
树木满林成芘荫,溪山围县恰周遭。
结交有味贫何害,薄酒虽村饮亦豪。
明日重阳吾未去,更于何处可登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栖息之所。"清潭石洞游俱遍"表明诗人对周围环境已有深入的了解和探索,而"最后来寻此阁遨"则是他最终选择了这座阁楼作为他的隐退之地。
"树木满林成芘荫,溪山围县恰周遭"生动描绘了环境的美丽与宁静。这里的自然景观似乎为诗人提供了一种保护和庇护,形成了一种封闭而又完美的世界。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结交有味贫何害,薄酒虽村饮亦豪"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情谊的珍视以及一种超脱物质的生活态度。即便是在简朴和清贫的情况下,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乐趣。
最后两句"明日重阳吾未去,更于何处可登高"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未来探索的渴望与期待。他似乎在询问自己,在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是否还有更高之处可以攀登和探寻。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也透露着对生活本身的热爱和追求。
不详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廉纤小雨久于梅,喜得晴新亦快哉。
五色波光丽鳷鹊,十分云气近蓬莱。
旌旗侧畔宫墙转,戈戟丛中武库回。
走马看花生怕晚,果然桃李一山开。
畏暑倦杯酌,修廊散步行。
寺深藏古意,蝉老带秋声。
去就诸缘薄,穷通一念轻。
更寻水清处,为我濯尘缨。
手种疏梅已发妍,相从三过客中年。
吾生岂得须如意,随处何妨且信缘。
风月心多时小醉,轩裳梦少且闲眠。
万人海里能如此,是自在禅并散仙。
豪结交游三十年,暮年识子海霜边。
江西析派诗同社,鸿宝传家子已仙。
无用白须甘我老,有才青眼望谁怜。
譬如飘泊湓城下,篁竹萧疏无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