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姨子弟往南郊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

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

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

客路向楚云,河桥对衰柳。

送君匹马别河桥,汝南山郭寒萧条。

今我单车复西上,郎去灞陵转惆怅。

何处共伤离别心,明月亭亭两乡望。

形式: 古风

翻译

长久的分离后,我终于能一展安慰之情,但内心的情感仍未舒展。
当初分别时还是两个孩子,如今都已长大成人。
相见本已不易,却没想到这么快又要悲伤地分别。
你即将踏上前往楚地的路,我站在河桥边目送着衰败的柳树。
我独自骑马送你过河桥,汝南城郊一片凄凉冷清。
如今我再次独自驾车西行,你的离去让灞陵之地更添惆怅。
我们将在何处共同承受离别的痛苦,两地只能望着明亮的月亮遥相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送姨子弟往南郊》。诗中表达了对远去亲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 这几句描绘出作者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情景,那份温暖的交流并没有完全释放,就如同那未曾舒展的心情。此刻回想当初分别时的场景,彼此都还幼稚,而今皆已长大成人,这种变化让人感慨。

"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客路向楚云,河桥对衰柳。" 这里写出了作者与亲人短暂的相聚后又即将分别的情愫,心中充满了悲哀。"客路向楚云"表达了远行者的离别之情,而"河桥对衰柳"则是描绘了一幅分手时的画面,衰柳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凋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送君匹马别河桥,汝南山郭寒萧条。" 这两句诗中,作者将亲人送至河桥,并赠予一匹马作为离别的礼物。"汝南山郭"则是指送别的地理环境,而"寒萧条"则形容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增添了一份凄凉的情绪。

"今我单车复西上,郎去灞陵转惆怅。何处共伤离别心,明月亭亭两乡望。" 最后几句诗中,作者回到了自己的旅途,独自驾车向西行进,而亲人则去了另一方向的灞陵。这份离别之情让人不禁转头凝望,寻找那共享离愁之地。"明月亭亭两乡望"则是表达了作者在明亮的月光下,站在高处向着远方眺望,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乡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深沉的人情味和浓郁的离别之痛。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送贾三北游

贾生未达犹窘迫,身驰匹马邯郸陌。

片云郊外遥送人,斗酒城边暮留客。

顾予他日仰时髦,不堪此别相思劳。

雨色新添漳水绿,夕阳远照苏门高。

把袂相看衣共缁,穷愁只是惜良时。

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

形式: 古风

送郭六侍从之武陵郡

常爱武陵郡,羡君将远寻。

空怜世界迫,孤负桃源心。

洛阳遥想桃源隔,野水闲流春自碧。

花下常迷楚客船,洞中时见秦人宅。

落日相看斗酒前,送君南望但依然。

河梁马首随春草,江路猿声愁暮天。

丈人别乘佐分忧,才子趋庭兼胜游。

澧浦荆门行可见,知君诗兴满沧洲。

形式: 古风

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

吏道岂易惬,如君谁与俦。

逢时将骋骥,临事无全牛。

鲍叔幸相知,田苏颇同游。

英资挺孤秀,清论含古流。

出塞佐持简,辞家拥鸣驺。

宪台贵公举,幕府资良筹。

武士伫明试,皇华难久留。

阳关望天尽,洮水令人愁。

万里看一鸟,旷然烟霞收。

晚花对古戍,春雪含边州。

道路难暂隔,音尘那可求。

他时相望处,明月西南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薛据宰涉县

故人河山秀,独立风神异。

人许白眉长,天姿青云器。

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

下笔盈万言,皆合古人意。

一从负能名,数载犹卑位。

宝剑诚可用,烹鲜是虚弃。

昔闻在河上,高卧自无事。

几案终日闲,蒲鞭使人畏。

顷因岁月满,方谢风尘吏。

颂德有舆人,荐贤逢八使。

栖鸾往已屈,驯雀今可嗣。

此道如不移,云霄坐应致。

县前漳水绿,郭外晋山翠。

日得谢客游,时堪陶令醉。

前期今尚远,握手空宴慰。

驿路疏柳长,春城百花媚。

裴回白日隐,暝色含天地。

一鸟向灞陵,孤云送行骑。

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讽味。

赖有琼瑶资,能宽别离思。

槐阴覆堂殿,苔色上阶砌。

鸟倦自归飞,云闲独空㵝。

既将慕幽绝,兼欲看定慧。

遇物忘世缘,还家懒生计。

无生妄已息,有妄心可制。

心镜常虚明,时人自沦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