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

吏道岂易惬,如君谁与俦。

逢时将骋骥,临事无全牛。

鲍叔幸相知,田苏颇同游。

英资挺孤秀,清论含古流。

出塞佐持简,辞家拥鸣驺。

宪台贵公举,幕府资良筹。

武士伫明试,皇华难久留。

阳关望天尽,洮水令人愁。

万里看一鸟,旷然烟霞收。

晚花对古戍,春雪含边州。

道路难暂隔,音尘那可求。

他时相望处,明月西南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做官的道路哪里容易称心如意,像你这样的人又有谁能匹敌?
遇到好时机就该展现才能,面对事情却要像庖丁解牛般熟练无遗。
鲍叔牙有幸能了解你,田苏也常与你一同出游。
你的才华出众,见解独特,如同孤高的秀木,言谈中充满古人的智慧。
你出塞辅佐政务,离开家乡时队伍声势浩大。
监察部门看重公正推举,幕府也依赖你的明智决策。
战士们期待着你的明察秋毫,但使节的使命难以长久停留。
阳关尽头望向天边,洮水的波澜让人满怀忧愁。
从万里之外眺望,一只飞鸟消失在烟霞之间。
晚花开在古老的边防城旁,春雪覆盖着边疆之地。
尽管道路艰难,我们的心却难以隔绝,寻找彼此的声音和踪迹。
将来我们遥望的地方,将是西南方向明亮的月楼。

注释

吏道:做官的道路。
岂:哪里。
易:容易。
惬:称心如意。
君:你。
俦:匹敌。
逢时:好时机。
骋:展现。
骥:骏马。
全牛:熟练如牛。
鲍叔:鲍叔牙。
相知:了解。
田苏:古人名。
同游:一同出游。
英资:出众的才华。
孤秀:孤高秀美。
清论:高洁的见解。
古流:古人的智慧。
出塞:出使边塞。
佐持简:辅佐政务。
鸣驺:随从的马队。
宪台:监察部门。
贵公举:看重公正推举。
良筹:明智的决策。
武士:战士。
明试:明察秋毫。
皇华:使节。
阳关:古代地名。
洮水:河流名。
愁:忧愁。
万里:极远的距离。
旷然:空旷。
烟霞:云雾。
晚花:晚开的花朵。
古戍:古老的边防。
春雪:春日的雪。
边州:边疆地区。
道路:距离。
暂隔:短暂隔绝。
音尘:声音和踪迹。
他时:将来。
相望:遥望。
西南楼:西南方向的楼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从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谊,还展现了对友人的期望与祝愿。

首先,“吏道岂易惬,如君谁与俦”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突出了被赴行者的难得和无可替代的地位。这里“岂易惬”表达了一种难以满足或难以安慰的情绪,而“如君谁与俦”则强调了送别之人在作者心中的独特位置。

接着,“逢时将骋骋,临事无全牛”两句,描写了赴行者面对任务的积极态度和能力。这里“逢时将骋骋”传递出一种迫不及待、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而“临事无全牛”则说明他在处理事情上毫不留力,全心投入。

“鲍叔幸相知,田苏颇同游”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了解和共同经历的情谊。这里“鲍叔幸相知”可能指的是两人之间基于信任和理解的情感联系,而“田苏颇同游”则强调了他们之间因共同的经历而建立起来的深厚情感。

在“英资挺孤秀,清论含古流”两句中,作者通过对赴行者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才华横溢、品格高尚的认可和敬佩。这里“英资挺孤秀”强调了其卓尔不群的特质,而“清论含古流”则表现出其思想深邃、学养丰富的一面。

至于“出塞佐持简,辞家拥鸣驺”两句,则描绘了一种临别时刻的情景。这里“出塞佐持简”表明了赴行者即将踏上征途,而“辞家拥鸣驺”则是对离别之痛的写照,通过孩子们围在身边啼咪的声音,传达了家庭与温情的割舍。

接下来的“宪台贵公举,幕府资良筹”两句,反映出作者对于朋友仕途上的期望和祝福。这里“宪台贵公举”表明了对其官职晋升的预祝,而“幕府资良筹”则强调了对其智慧和谋略的肯定。

至于“武士伫明试,皇华难久留”两句,则是对于赴行者即将面临的军事考验以及作者心中的不舍与祝愿。这里“武士伫明试”描绘了赴行者的英勇形象,而“皇华难久留”则表达了对其难以长时间停留的无奈,以及希望他早日凯旋。

在“阳关望天尽,洮水令人愁”两句中,作者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离别之痛。这里“阳关望天尽”描绘了一种极目远眺、心境苍茫的情景,而“洮水令人愁”则是对河流带来的思念和忧愁的写照。

“万里看一鸟,旷然烟霞收”两句,则是一种借景抒情的手法。这里“万里看一鸟”表达了极目望去、渺茫无边的情感,而“旷然烟霞收”则描绘了一种天际间云烟的迷离,暗示了心中的不舍与留恋。

至于“晚花对古戍,春雪含边州”两句,则是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来表达情感。这里“晚花对古戍”描绘了一种凄美而孤寂的情景,而“春雪含边州”则表现出一种季节交替、时光流转的无常。

最后,“道路难暂隔,音尘那可求”两句,则是表达了离别之后相互之间难以即刻取得联系的苦涩,以及对往昔情谊的回味与寻觅。这里“道路难暂隔”强调了空间距离带来的隔阂,而“音尘那可求”则表现出对于旧日音容笑貌的怀念和追索。

全诗通过对赴行者的赞美、离别的情景描绘以及对未来祝愿,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送别之作,也是一首充满了人性化的抒情诗歌。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送薛据宰涉县

故人河山秀,独立风神异。

人许白眉长,天姿青云器。

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

下笔盈万言,皆合古人意。

一从负能名,数载犹卑位。

宝剑诚可用,烹鲜是虚弃。

昔闻在河上,高卧自无事。

几案终日闲,蒲鞭使人畏。

顷因岁月满,方谢风尘吏。

颂德有舆人,荐贤逢八使。

栖鸾往已屈,驯雀今可嗣。

此道如不移,云霄坐应致。

县前漳水绿,郭外晋山翠。

日得谢客游,时堪陶令醉。

前期今尚远,握手空宴慰。

驿路疏柳长,春城百花媚。

裴回白日隐,暝色含天地。

一鸟向灞陵,孤云送行骑。

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讽味。

赖有琼瑶资,能宽别离思。

槐阴覆堂殿,苔色上阶砌。

鸟倦自归飞,云闲独空㵝。

既将慕幽绝,兼欲看定慧。

遇物忘世缘,还家懒生计。

无生妄已息,有妄心可制。

心镜常虚明,时人自沦翳。

形式: 古风

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兼别岑单父

客心暮千里,回首烟花繁。

楚水渡归梦,春江连故园。

羁人怀上国,骄虏窥中原。

胡马暂为害,汉臣多负恩。

羽书昼夜飞,海内风尘昏。

双鬓日已白,孤舟心且论。

绣衣从此来,汗马宣王言。

忧愤激忠勇,悲欢动黎元。

南徐争赴难,发卒如云屯。

倚剑看太白,洗兵临海门。

故人亦沧洲,少别堪伤魂。

积翠下京口,归潮落山根。

如何天外帆,又此波上尊。

空使忆君处,莺声催泪痕。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桂阳西州晚泊古桥村住人

洛阳别离久,江上心可得。

惆怅增暮情,潇湘复秋色。

故山隔何处,落日羡归翼。

沧海空自流,白鸥不相识。

悲蛬满荆渚,辍棹徒沾臆。

行客念寒衣,主人愁夜织。

帝乡片云去,遥寄千里忆。

南路随天长,征帆杳无极。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疲兵篇

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

三军疲马力已尽,百战残兵功未论。

阵云泱漭屯塞北,羽书纷纷来不息。

孤城望处增断肠,折剑看时可沾臆。

元戎日夕且歌舞,不念关山久辛苦。

自矜倚剑气凌云,却笑闻笳泪如雨。

万里飘飖空此身,十年征战老胡尘。

赤心报国无片赏,白首还家有几人。

朔风萧萧动枯草,旌旗猎猎榆关道。

汉月何曾照客心,胡笳只解催人老。

军前仍欲破重围,闺里犹应愁未归。

小妇十年啼夜织,行人九月忆寒衣。

饮马滹河晚更清,行吹羌笛远归营。

只恨汉家多苦战,徒遗金镞满长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