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沈氏盆开双头莲花戏作

一枝倾国又倾城,笑并香腮百媚生。

湘浦二妃窥宝镜,星宫双六下银泓。

金波影俪婵娟巧,玉露心分沆瀣清。

曾向鸳鸯屏上看,野花空得合欢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一支花朵美艳无比,既倾国又倾城,笑容中透出百般娇媚。
湘江边的两位仙女偷看宝镜,星辰宫殿中的游戏落下银色棋子。
月光下的倒影如婵娟般巧妙,露珠中的情感清澈如玉露,源自沆瀣的清冷。
我曾在鸳鸯图案的屏风上见过,但那些野花只因其名字而得‘合欢’之名。

注释

倾国:形容女子极美的样子,能令国家为之倾倒。
倾城:同样形容女子之美,能令全城为之倾倒。
湘浦二妃:湘浦指湘江,二妃是古代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宝镜:象征着珍贵的镜子或神秘的照物之物。
星宫双六:星宫可能指天宫,双六是一种古代的游戏,类似骰子游戏。
银泓:形容棋盘上的银色棋子落下,如水波荡漾。
金波影俪:金波指月光,俪形容事物成双成对。
婵娟:形容月亮或美女的美丽。
玉露:形容露珠晶莹如玉,也象征纯洁的心灵。
沆瀣:原指夜间的露水,此处可能象征清冷的意境。
鸳鸯屏:雕刻有鸳鸯图案的屏风,象征着夫妻恩爱。
野花:与前面的华丽景象形成对比,代表自然和朴素。
合欢名:合欢花象征着夫妻和睦、欢乐,这里暗示了美好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美丽画面,通过对莲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沈氏盆开双头莲花的独特之美。

"一枝倾国又倾城,笑并香腮百媚生。" 这两句用倾国倾城来形容莲花的魅力,将其比作能倾倒国家、城市的美貌,既强调了莲花的绝美,也透露出诗人对之的赞赏和喜爱。

"湘浦二妃窥宝镜,星宫双六下银泓。" 这两句则通过借古代传说中的湘玉与星河,将莲花比作古代美女,用“窥宝镜”、“下银泓”来形容其出水而生的清新姿态。

"金波影俪婵娟巧,玉露心分沆瀣清。" 这两句继续描写莲花的细节,将莲花与金玉相比,用“婵 娟”、“沆瀣”来形容其生长在水中的姿态,既赞美了莲花的清新脱俗,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曾向鸳鸯屏上看,野花空得合欢名。" 最后两句则从更高的角度来观赏莲花,将其与屏风上的画相比较,以及与野花相比,都显示了这盆双头莲在诗人心中的特殊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沈氏盆开双头莲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收录诗词(266)

宋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 字:子虚
  • 籍贯:元平江路

相关古诗词

初夏别业

别墅清深无俗人,蛛丝窗户网游尘。

绿阴镂日新欢夏,红雨鏖花故恼春。

病去情怀逢酒恶,困来天气与茶亲。

壁间乌帽长閒却,肯学陶家戴漉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别惠上人

秋归虎溪月,携锡入云松。

又向深山住,还闻古寺钟。

出生供野鸟,持咒伏潭龙。

好去东林下,吟看五老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李翰林墓(其二)

一骑紫鲸去,空掩谢山茔。

落月今谁吊,长庚夜自明。

乾坤沈秀气,江水带哀声。

天上多宫府,文章不可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灵岩寺上方

霸业销沈烟树浓,吴王台殿梵王宫。

屧廊人去土花碧,香径僧归秋叶红。

飓母射岩风动地,蛟精徙穴雾迷空。

明朝江郭重回首,寺在翠微苍霭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