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六花.绿萼梅

晚秋过了小春催,放尽山家绿萼梅。

东阁渠关诗兴动,南枝先放暖风回。

素裳肌透未融雪,碧苍色欺初晕苔。

惆怅东篱正岑寂,重阳消得满园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晚秋已过,小春天催促着花开,山野人家的绿萼梅花盛开。
在东阁的雅致中,诗人的兴致被激发,南边的枝头率先感受到暖风的归来。
白色的花瓣仿佛还未完全融化冬雪,深绿色的花色胜过初生的青苔。
遗憾的是,东篱边此刻显得孤寂,但期待着重阳节时,满园的梅花能盛开以驱散寂寥。

注释

晚秋:秋季的后期。
小春:春季的初期。
绿萼梅:一种早春开花的梅花品种。
东阁:古代官署或私宅中的东侧厅堂。
诗兴:作诗的兴致。
暖风:春天的和煦之风。
素裳:白色的衣裳,比喻花瓣。
未融雪:尚未融化的冰雪。
碧苍色:翠绿色。
初晕苔:刚刚显现的苔藓颜色。
东篱:源自陶渊明《饮酒》中的典故,代指隐居之地。
岑寂:寂静、冷清。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传统节日,有赏菊习俗。

鉴赏

这首宋诗《小春六花·绿萼梅》是岳珂所作,描绘了晚秋过后,小春时节绿萼梅悄然绽放的情景。首句“晚秋过了小春催”,点明了时间转换,暗示冬去春来,梅花在这样的时令催发开放。次句“放尽山家绿萼梅”则直接描述了绿萼梅盛开的景象,仿佛整个山野都被这绿色的梅花装点。

“东阁渠关诗兴动”一句,诗人被眼前美景触动诗情,寓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创作灵感的涌动。接下来,“南枝先放暖风回”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暖风中率先开放的动态画面,展现了生机与活力。

“素裳肌透未融雪,碧苍色欺初晕苔”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梅花花瓣比作未融化的白雪,其颜色清新如初生苔藓,生动地刻画出绿萼梅的洁白与娇嫩。

最后,“惆怅东篱正岑寂,重阳消得满园开”以淡淡的惆怅情绪收尾,诗人感叹东篱之静寂,期待着重阳佳节时,满园的绿萼梅盛开,为寂寞的季节增添热闹与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绿萼梅在小春时节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宋代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小春六花.黄菊

花时已是过重阳,翠干重开满地黄。

不为晨晖借颜色,要将晚节看芬芳。

宅边岂必白衣至,瓮里不妨红友香。

唤起閒情老元亮,颓然一醉答秋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小阁后薙草

当暑凉风惬北窗,半庭蒿棘碍支床。

无花可继陈朝曲,有草已成陶径荒。

幸可一缣供厩枥,便容四坐接杯觞。

醉歌家有秦声妓,且为治芜一奋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小墅桂花盛开与客醉树下因赋二律(其一)

旧游曾赋小山篇,浪蕊浮葩总逊妍。

金粟同瞻黄面老,玉枝争拥碧霞仙。

化身瑞相已百亿,匝地香风更大千。

无量现前金世界,倦翁又结醉中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小墅桂花盛开与客醉树下因赋二律(其二)

黄金涌出碧檀栾,消得充庭舞广寒。

露蕊移将天上种,云阶借与月中看。

扶疏清影立黄鹄,匼匝满庭翔翠鸾。

吹彻玉笙正凉透,香风万斛夜漫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