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挑灯偈

一灵孤灯当门悬,拟欲挑来历劫昏。

山声朴直人难见,此中会得处处全。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见挑灯偈》由唐代诗人皎然所作,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在昏暗中一灯独照的画面,并借以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一灵孤灯当门悬”,以“孤灯”为引子,形象地描绘出一盏灯光在门边孤独地悬挂着的情景。这盏灯虽小,却能照亮周围的一片黑暗,象征着即使在逆境或孤独中,内心的一丝光明也能引领前行。

次句“拟欲挑来历劫昏”,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点燃或挑亮这盏灯,来驱散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和迷茫,寓意着人们在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时,需要内心的坚定与智慧去克服。

接着,“山声朴直人难见”,这里以“山声”比喻人生的坎坷与复杂,暗示了外界环境的不易被理解或把握。然而,尽管外界声音朴直难辨,但内心深处的光明(即那盏灯)却能洞察一切,找到正确的方向。

最后一句“此中会得处处全”,点明了通过内心的光明,可以理解并掌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多么复杂或艰难的情况都能得到妥善处理。这句话强调了内在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即只要心灵足够强大,就能在任何环境中找到出路,实现自我完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盏孤灯的形象,巧妙地传达了在逆境中寻找光明、依靠内心力量克服困难的主题,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在灵峰时为后生造偈

素面相呈犹不识,更添暗彩竞阚看。

这里若论玄与实,与吾如隔万重山。

形式: 偈颂

赠泉州宏则和尚

莫怪我来偏礼足,萧宫无个似吾师。

形式: 押[支]韵

上长庆和尚偈

世人悟道非从耳,耳患虽加道亦分。

灵鹫一机迦叶会,吾师传得岂关闻。

形式: 偈颂 押[文]韵

寄圭峰寂公

屈指閒思癸丑年,共师曾听翠微泉。

高梧疏冷月才上,古屋荒凉人未眠。

别后青云虽寄迹,乱馀白发欲垂肩。

无端贫病莲峰下,一半乡心属暮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