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南寿携诗见过次韵谢之

珷玞世既以为玉,芝兰那知不为莸。

人间万事醉不理,携被来为林壑游。

雪花成山过惊浪,五展暮天开橘洲。

篙师绝叫风掠耳,萧萧两鬓空飕飗。

松声盘空上烟翠,顾陟佳处每迟留。

袖中出诗愕坐客,涔蹄乃尔容吞舟。

东坡句法补造化,山谷笔力江倒流。

两翁连联竟仙去,暮年见子忘百忧。

念当明日江南路,幕阜倚天佳气浮。

故人问我今何似,为道摧颓如慧球。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此诗《郑南寿携诗见过次韵谢之》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珷玞世既以为玉,芝兰那知不为莸”以玉石与臭草的比喻,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接下来的“人间万事醉不理,携被来为林壑游”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雪花成山过惊浪,五展暮天开橘洲”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雪花堆积成山,波涛汹涌,而傍晚时分,天空豁然开朗,橘洲显现,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随后,“篙师绝叫风掠耳,萧萧两鬓空飕飗”则通过篙师的惊叫和风吹过鬓发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震撼力。

“松声盘空上烟翠,顾陟佳处每迟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即使在松林间听到清脆的松声,也会驻足欣赏,不愿离去。“袖中出诗愕坐客,涔蹄乃尔容吞舟”则展示了诗人创作才华,袖中藏诗,让客人惊讶不已,其诗作之深邃,仿佛能容纳大船。

“东坡句法补造化,山谷笔力江倒流”是对苏轼和黄庭坚两位诗人的高度赞扬,认为他们的诗歌创作能够补充自然之美,甚至能改变江水的流向。最后,“两翁连联竟仙去,暮年见子忘百忧”表达了对逝去诗人的怀念,以及见到年轻诗人的喜悦,使得晚年忘却了所有的忧愁。

“念当明日江南路,幕阜倚天佳气浮”预示着诗人即将踏上前往江南的旅程,幕阜山的佳气似乎预示着旅途的美好。最后,“故人问我今何似,为道摧颓如慧球”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回答,表示自己虽然外表显得衰败,但内心如同智慧的球体,充满了力量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友情的赞美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漕使陈公题莱公祠堂

莱公少年日,逸气生云泉。

定策清东宫,天子为矍然。

奇豪不世出,获一以当千。

亲征功第一,尚记破虏年。

想见和易姿,垂柳春风前。

我公嗣前列,刚特才亦全。

方持使者节,眉宇秀而渊。

高楼独自登,爱公能补天。

高情吊陈迹,妙语吐新篇。

如风行水上,涣然成漪涟。

乃心在王室,何时朝日边。

正坐霖雨手,丰年自留连。

何必羡遗像,公自当济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次韵经蔡道夫书堂

书堂山崦西,微路经桑柘。

婉婉绿阴中,伛偻牵羸马。

须臾将平川,时过幽溪泻。

源深人家稀,落日耕钓罢。

过墙傍修竹,深处开茅舍。

池塘远轩窗,秀露风清夜。

杯盘灯火里,笑语茆檐下。

白酒泻新糟,醇酽如压蔗。

酒酣面发赤,箕坐谈王霸。

排斥出忌讳,怪语令人怕。

野僧旧不欢,痴坐相嘲骂。

但作鹤脑侧,思欢殆无暇。

夜阑乞新诗,自愧非作者。

张灯扫西壁,把笔强驱驾。

万景每骚纵,此夕偶相借。

遂令诸子欢,一一如图画。

形式: 古风

吴子薪重庆堂

吴氏季子世不乏,子孙魁垒特秀发。

人言才业任世重,更觉文章有家法。

奉亲作意构华堂,想见青红湿窗闼。

堂中二老斗康强,夫妇承颜荐寿觞。

朅来儿侄俱登第,举族请名重庆堂。

富贵鼎来推不去,道德照人闾里光。

富公玉食由及养,范公诸郎尽卿相。

亲养子荣兼有德,家声置公范富上。

虚檐风月夜未央,靘庄成轮发清唱。

金鸭香清碧缕飘,灯前玉颊醉红潮。

一尊满劝何所祝,盛事要看追八萧。

形式: 古风

题岳麓深固轩

湘西峰顶寺,楼阁藏烟翠。

危台占峰颠,小轩寄幽致。

游人常不到,石壁照溪邃。

于世复何求,此生眠食耳。

翛然亦何有,蒲团空曲几。

凭高俯城郭,车马环磨蚁。

城郭望诸峰,时见孤云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