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薪重庆堂

吴氏季子世不乏,子孙魁垒特秀发。

人言才业任世重,更觉文章有家法。

奉亲作意构华堂,想见青红湿窗闼。

堂中二老斗康强,夫妇承颜荐寿觞。

朅来儿侄俱登第,举族请名重庆堂。

富贵鼎来推不去,道德照人闾里光。

富公玉食由及养,范公诸郎尽卿相。

亲养子荣兼有德,家声置公范富上。

虚檐风月夜未央,靘庄成轮发清唱。

金鸭香清碧缕飘,灯前玉颊醉红潮。

一尊满劝何所祝,盛事要看追八萧。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吴氏家族的繁荣与和谐,以及对长辈的孝顺与尊敬。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吴氏家族成员间的深厚情感和相互成就。从“人言才业任世重,更觉文章有家法”可见,吴氏家族不仅在才华上卓然出众,更有严谨的家学传承。在“奉亲作意构华堂,想见青红湿窗闼”一句中,诗人描绘了家族为长辈建造华丽殿堂的情景,体现了对长辈的敬爱之情。

“堂中二老斗康强,夫妇承颜荐寿觞”描述了长辈健康长寿,家庭成员围绕着他们欢聚一堂,举杯庆祝的温馨场景。接着,“朅来儿侄俱登第,举族请名重庆堂”,表达了家族成员学业有成,共同庆祝的喜悦。这种家族的荣耀与成就,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功成名就上,更在于家族整体的兴旺与和谐。

“富贵鼎来推不去,道德照人闾里光”则强调了家族不仅在物质上富有,在道德品质上也深受邻里敬仰。最后,“富公玉食由及养,范公诸郎尽卿相。亲养子荣兼有德,家声置公范富上”进一步展示了家族成员间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美好图景,以及家族声誉的崇高地位。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吴氏家族的辉煌历史、深厚亲情以及高尚的道德风貌,是一幅充满温情与敬意的家族画卷。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题岳麓深固轩

湘西峰顶寺,楼阁藏烟翠。

危台占峰颠,小轩寄幽致。

游人常不到,石壁照溪邃。

于世复何求,此生眠食耳。

翛然亦何有,蒲团空曲几。

凭高俯城郭,车马环磨蚁。

城郭望诸峰,时见孤云起。

形式: 古风

赠别通慧选侄禅师

选本住山人,精进激惰懒。

规模如乃翁,铁喙石肝胆。

岂特七闽英,盖亦丛林拣。

子少长庚晓,我老碧云晚。

相亲出数面,别袂聊一挽。

是非一言足,勃窣百事办。

分携青蘋湾,相对秋满眼。

形式: 古风

中秋夕以月色静中见泉声幽处闻为韵分韵得见字

夜清成水宿,月出波滟滟。

那知是中秋,老眼欲凄眩。

此生天地间,飘泊如蓬转。

朅来泊湘濒,此月凡七见。

冰轮上天衢,万里不知远。

夜深度明河,轮侧明河浅。

西楼欲吹笛,馀声落哀怨。

魂清到月胁,寒露纷满面。

林光泼流泉,天大微云卷。

阿崇具纸笔,橘亦磨破砚。

诗成月华清,幼妇与黄绢。

形式: 古风

邓循道分财赡族湘阴诸老赋诗同作

卜式与弟赀,如塞无底窦。

其爱止弟耳,亲旧竟何有。

二疏得赐金,尽以散亲旧。

但可施一时,安能继其后。

然于简编中,耿光白如昼。

邓侯功名姿,颖脱盖天授。

分财赡族人,约券规永久。

君看纯孝心,履狶先履瘦。

纷纷窭人子,悬鹑露两肘。

雨雪抱儿女,扣门易升斗。

邓氏岂无贫,炊烟满蓬牖。

安知寒微中,不复生奇秀。

阴功虽无形,报应捷于口。

此风起颓俗,能使薄者厚。

作诗附家传,想见为拊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