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其一)

先人有夙训,闻在幼壮时。

岂意衰暮日,乃复新验之。

茫茫上天理,讵可私臆知。

百年大化中,流浪从推移。

信彼杞忧者,徒为众所嗤。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的《杂诗七首(其一)》,表达了对先人教诲的回忆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诗中提到先人早年就给予训诫,诗人年轻时并未完全理解,但到了晚年,这些教诲在新的境遇中得到了验证。他感慨天地间的大道理非个人私见所能揣测,人生百年在宇宙变化中显得微不足道。诗人借此批评那些过于忧虑无谓之事的人,他们的行为只会被人嘲笑。整首诗寓含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智慧积累和生活态度的反思。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杂诗七首(其二)

叔子邻家儿,探环记前身。

次律求师后,一悟了宿因。

我亦清源洞,蜕骨岩下人。

误堕声利区,驱驰丧其真。

所以付樽酒,都忘贱与贫。

惜无还丹术,高举遗世尘。

悠悠笙鹤期,旷望三山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杂诗七首(其三)

寒日迫县车,寸阴老愈惜。

晨趋理公务,暮返亲坟籍。

究往发孤愤,思来抱深惕。

理惬复相忘,神劬聊一息。

湛然拥襟坐,栩栩鼻端白。

千龄与化终,不朽在方策。

圣哲有明训,学道庶自益。

形式: 古风

杂诗七首(其四)

寒夜何皛皛,中庭积繁霜。

天风下河汉,万里流玉光。

羽衣四三人,各乘白凤凰。

笙响发空际,游云高驰翔。

无缘执霞佩,揽结双明珰。

愿托月中桂,终古有馀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七首(其五)

陇坂何崎岖,行人且复止。

直上望晴川,遥遥忆乡里。

流离肝肠断,悲歌不能已。

一身已遐征,永念同室子。

何殊转蓬科,随风四散起。

虽得同根生,不得同根死。

吾洒古今泪,多于陇头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