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过江左从鸾旂,从此灵君著汉衣。
春到阴山花似雪,望乡台上鹧鸪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琏的作品,名为《题金陵杂兴诗后(其四)》。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长,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夜过江左从鸾旂"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经过江南某地,从古代车辇中挂着华丽饰物的轿子里观察周围环境。这里的“鸾旂”指的是古代帝王车驾上的装饰,常用来形容豪华的场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生活的一种怀念。
接着,“从此灵君著汉衣”,则是说自从见到了这种景象之后,一位仙君或高贵的人物便穿上了汉代风格的衣服。这句话在诗中起到了转折作用,暗示了一种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以及对古代文化的向往。
第三句“春到阴山花似雪”,则是描绘了一个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观。春天来临之际,阴山上的花朵开得像雪一样,这里不仅形容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望乡台上鹧鸪飞”,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在高处眺望,看到鹧鸪鸟在空中飞翔,这种情境常常与怀旧之情相联系,让人不禁想到远方的家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景象描写和对历史文化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乡愁。
不详
相君息女小乘僧,身向西天佛律行。
三尺戒坛秋色紧,个中蝼蚁亦长生。
应密单传的的真,一番举起一番新。
老师末后殷勤语,直下承当正要人。
离离禾黍已难言,空觅枫林与菜园。
瓦屋半间非辱井,经幢两个即升元。
鸠杖先生旨趣深,探直搜隐事幽寻。
顶头有眼谁能识,心鉴无尘物莫侵。
洞里烟霞人不老,水边花木自成阴。
乞师金鼎丹炉火,为慰平生觉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