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择之登祝融峰口占

祝融高处好,拂石坐林端。

云梦从渠小,乾坤本自宽。

回眸增浩荡,出语觉高寒。

明日重来看,宁应取次还。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祝融登高处,享受清风在林间。
云梦之地如此渺小,天地本就宽广无垠。
回首望去,心胸更加开阔,言语间感受到高远的寒意。
明日再来此地,怎能随意离去而不留恋?

注释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高处:高高的地方。
拂石:轻拂石头。
坐林端:坐在树林边缘。
云梦:泛指广阔梦境或遥远的地方。
渠:它,此处代指云梦。
乾坤:天地。
本自:本来就是。
回眸:回头。
浩荡:广大、开阔。
出语:开口说话。
高寒:高远而寒冷。
明日:明天。
宁应:岂能、怎能。
取次:随便、轻易。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祝融峰的景象与感受。"祝融高处好,拂石坐林端"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处眺望的喜爱,以及在林间石上安坐的自在地境界。"云梦从渠小,乾坤本自宽"则是说云间的幻梦如同涓涓细流,宇宙万物原本宽广,不需过分挂怀。

"回眸增浩荡,出语觉高寒"一句中,“回眸”指转动目光,诗人通过观察四周的景色,感受到了心灵上的浩渺与自然之美。"出语觉高寒"则是说每当开口言语,便感觉到一种超脱尘俗的清凉与高远。

"明日重来看,宁应取次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景色的珍视,以及希望明日再来此地继续享受这种美好情境的心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物外、与自然合一的高远情怀。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和德美韩吏部笋诗

箨龙春雨后,得势类乘轩。

骤长宁嫌速,骈生讵厌烦。

错连非异族,苍老见玄孙。

色并蒲葵扇,香侵老瓦盆。

静依花影转,新带藓文昏。

外美看彪炳,中虚验晏温。

出栏俄竞秀,侵径恍孤骞。

颖脱锥囊见,森严武库存。

风回飘粉雾,龟拆露坤垠。

生理知无息,神功本不言。

牙筹谁数个,玉斧莫伤根。

错立环兵卫,周罗俨翰藩。

危岑遥寸露,睹浪忽惊奔。

劲节回青眼,齐观壮小园。

严凝难夺志,霢霂合知恩。

蛟鳄蟠深宅,牛羊隐半垣。

委蛇随户牖,撑拄动荃荪。

爱惜滋千亩,高低辨两番。

藐真应莫称,著谱欲重论。

岂止同苞茂,真成后嗣繁。

儿童防戏折,口腹谢空飧。

深夜共椽烛,清朝列戟门。

于菟真笔楗,季子屡髯掀。

北海虽频设,南山可尽髡。

深培资后赏,独倚莫消魂。

看取炎歊候,清阴荫午暾。

形式: 排律

定叟弟生朝遣诗为寿

我昔在严城,惟子桂林思。

旧游复更践,相望仍今兹。

行止不可期,会合何参差。

况乃近重九,清杯忆同持。

想子抚初度,难忘蓼莪诗。

而我独东向,慇勤颂期颐。

祝子以爱身,永佩过庭规。

勉子事远业,昔贤以为师。

安车按节度,中道行逶迤。

他年老兄弟,鹤发仍庞眉。

岁晚话平生,期以无愧辞。

及此良未易,兢兢愿同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若海运使移节广东赋诗赠别予每过若海诸郎诵书于旁琅琅可喜为之重赋(其二)

玉雪明人眼,森然膝下郎。

原流知衮衮,诵读听琅琅。

有子若何慕,他年我莫量。

愿崇诗礼训,勿近利名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诗送元晦尊兄

君侯起南服,豪气盖九州。

顷登文石陛,忠言动宸旒。

坐令声利场,缩颈仍包羞。

却来卧衡门,无愧自日休。

尽收湖海气,仰希洙泗游。

不远关山阻,为我再月留。

遗经得紬绎,心事两绸缪。

超然会太极,眼底无全牛。

惟兹断金友,出处宁殊谋。

南山对床语,匪为林壑幽。

白云政在望,归袂风飕飗。

朝来出别语,已抱离索忧。

妙质贵强矫,精微更穷搜。

毫釐有弗察,体用岂周流。

驱车万里道,中途可停辀。

勉哉共无斁,邈矣追前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