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示魏吉老

孤芳常恐百花知,桃李纷纷亦强追。

照雪精神应自喜,逼人风味不吾亏。

幽香隐约留衣袂,疏影玲珑鉴砚池。

欲识东君好消息,夜来青鸟宿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独自盛开的花朵常常担心被百花知晓,桃花李花纷繁也努力追赶。
映雪的清雅精神应该自我欢喜,它的香气逼人却不会让我失去什么。
幽幽的香气悄悄留在衣袖间,稀疏的树影在砚池中映照出玲珑的倒影。
想要了解春天的美好消息,夜晚的青鸟就栖息在向阳的南枝上。

注释

孤芳:独自盛开的花。
恐:担心。
百花:各种各样的花。
桃李:桃花和李花。
纷纷:众多、纷繁。
精神:气质、神韵。
应自喜:理应感到高兴。
逼人:香气浓郁到让人感觉。
风味:香气或特色。
不吾亏:不会使我吃亏。
幽香:清淡的香气。
隐约:若隐若现。
留衣袂:留在衣服上。
疏影:稀疏的树影。
鉴:照见。
东君:古代对春神的称呼。
好消息:春天的信息。
青鸟:神话中的信使鸟,如凤凰。
宿:过夜停留。
南枝:向阳的树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咏梅示魏吉老》。诗中描绘了梅花孤傲自立,不与百花争艳,桃李纷繁也无法比拟其风雅。第二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精神气质的满意和自信。第三、四句通过“幽香隐约留衣袂”和“疏影玲珑鉴砚池”,描写梅花清雅脱俗,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两句则借东君之鸟宿南枝,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良好祝愿。

王之道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以梅花比喻诗人的高雅性情和坚守自我,是宋代咏梅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咏雪

白榆风起匝天来,透隙穿帘醉眼开。

毡衬庭阶茸妥贴,带盘山径玉萦回。

根行万国将宜麦,香动千林独放梅。

閒把银杯评柳絮,始知谢女亦非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夜听刘昭远弹琴

河阴高转月光流,露脚斜飞夜气收。

焦尾冷含三尺水,悲风弹破一庭秋。

广陵别后多新操,子敬亡来绝旧游。

欲洗世间筝笛耳,为言干斛不须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夜泊官牌夹口大风追和陈去非岁晚感怀

咿喔邻鸡夜向阑,晓风骄挟晓霜寒。

吹灯强取残书读,拨火重寻远信看。

绿蚁已应浮腊瓮,青丝行复送春盘。

旅怀欲倩高鸿寄,凭仗新诗付笔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房陵秋日

新诗来处自房州,已及瓜时叹滞留。

曾望碧云频送目,又惊红叶再敲秋。

千山不隔清风远,两地应同素月流。

游刃似君诚利器,只今无复见全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