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六日寄邻几诸君

谬为天官属,得与选事亲。

略计三百州,绿衣九千人。

较材迷长短,守法愧因循。

救末知不足,澄源力难伸。

诸君备乡老,多士竞国宾。

鉴形肖止水,播物参洪钧。

解论皆造微,详延必逢真。

仰成宽吏责,端本慰吾民。

功则太平始,任非百职伦。

聚精会冠剑,重钥閟埃尘。

寄重地必禁,问迹疏无因。

风雨何萧萧,鸡鸣夜将晨。

一日如三月,况兹别累旬。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错误地被任命为天官,得以亲身参与选拔事务。
粗略统计全国三百州,身穿绿色官服的官员有九千人。
选拔人才时困惑于能力的优劣,守法时又自愧拖延不决。
挽救危局时才知力量不足,澄清源头的努力难以施展。
各位如同地方长老,众多士人竞相成为国家宾客。
观察人的品性如同静止的水面,施政如同宏大法则的体现。
解析问题深入细微,详细延请必遇真知灼见。
仰仗大家共同成就宽厚的官风,端正根本以抚慰百姓。
只有在太平盛世开始时才能看到功劳,职责并非仅限百官。
集中心神如同佩戴冠剑,慎重保管重权避免尘埃覆盖。
重任之地必须严加约束,探寻踪迹却难以找到原因。
风雨声中夜晚显得凄凉,鸡鸣声中黎明即将到来。
一日分离如同三月漫长,更何况这分别已持续数旬。

注释

谬:错误。
天官:古代官职名。
属:归属。
选事:选拔事务。
亲:亲身参与。
略计:粗略计算。
绿衣:古代官服颜色。
守法:遵守法律。
愧:感到惭愧。
因循:拖延不决。
救末:挽救危局。
澄源:澄清源头。
鉴形:观察品性。
肖:像。
洪钧:宏大法则。
造微:深入细微。
逢真:遇到真知灼见。
宽吏责:宽厚的官风。
吾民:百姓。
太平始:盛世开始。
百职伦:百官的职责。
聚精会冠剑:集中心神如佩戴冠剑。
重钥:重要权力。
问迹:探寻踪迹。
疏无因:难以找到原因。
鸡鸣:鸡叫。
夜将晨:黎明前。
累旬:数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官府工作的忙碌与自我期许的严苛。开篇“谬为天官属,得与选事亲”表明诗人虽然只是低级官员,但能参与重要的事务处理,与高层决策者有所交集。“略计三百州,绿衣九千人”则是对其管辖区域和下属数量的一种夸张描述,显示了作者的自豪感。

“较材迷长短,守法愧因循”表达了诗人在执行法律时的困惑与不自信,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缺陷,而遵循法律又需要公正无私,这让诗人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救末知不足,澄源力难伸”则是对自己能力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的认知,尽管他想要澄清事务的根源,但往往力所不逮。

接下来的“诸君备乡老,多士竞国宾”可能是在描写同僚之间的友好与互相尊敬,以及对国家的忠诚。“鉴形肖止水,播物参洪钧”则是说诗人在观察事物时像镜子一样清晰,但在推广教化时又如同滔滔江水一般奔腾不息。

“解论皆造微,详延必逢真”表明诗人的言谈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小心翼翼地探求事物的真相。而“仰成宽吏责,端本慰吾民”则是对自己在执法过程中保持宽厚态度,对待百姓如同慈父般关怀的自我要求。

最后,“功则太平始,任非百职伦”似乎是在说只有在国家太平时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才会得到真正的体现,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职能之中。“聚精会冠剑,重钥閟埃尘”可能是对自己工作认真负责,将重要任务锁定,不让细小的事情蒙蔽视听。

“寄重地必禁,问迹疏无因”则是在强调在重大的地方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对于任何微小的违反都不能放过。接下来的“风雨何萧萧,鸡鸣夜将晨”是对时间流逝和工作紧迫性的感慨,而“一日如三月,况兹别累旬”则是在感叹时间飞逝,每天的工作都像春季一样忙碌,而分别则又是一连串的周。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的种种体验,以及对于自我要求与职责所持有的严肃态度。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八月旦始凉

骚骚北风急,杳杳白云飞。

江汉波新起,蒹葭露欲睎。

狂歌闻凤鸟,楚制见荷衣。

历历先贤趣,南浮亦庶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八角井

谁凿八角井,不方亦不圆。

此地饶美水,此井独苦泉。

泉甘常早竭,泉苦更永年。

浪得世上名,对之还慨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岸旁倒树

沧洲老树生几秋,干如墨龙根紫虬。

雨水摧激势突兀,夭矫出饮沧江流。

危不见持颠不扶,萧萧生意令人愁。

岂无耕夫与过客,暂时憩尔行则休。

西风八月海水飞,枯槎昔曾凌斗牛。

恐尔漂零未终极,挂帆欲去仍回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哀三良诗

士为知己死,女为悦己容。

咄嗟彼三良,杀身徇穆公。

丹青怀信誓,夙昔哀乐同。

人命要有讫,奈何爱厥躬。

国人悲且歌,黄鸟存古风。

死复不食言,生宁废其忠。

存为百夫防,逝为万鬼雄。

岂与小丈夫,事君谬始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