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井

谁凿八角井,不方亦不圆。

此地饶美水,此井独苦泉。

泉甘常早竭,泉苦更永年。

浪得世上名,对之还慨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是谁开凿了这口八角井,既非方形也不圆形。
这里盛产甘美的泉水,唯独这口井水质苦涩。
虽然井水甘甜,常常早早干涸;而苦泉却能持久不断。
它徒有世间的美名,面对它时却让人感慨万分。

注释

谁:指代某人。
凿:挖掘、开凿。
八角井:形状特殊的井。
饶:丰富。
美水:甘甜的泉水。
独:唯独。
苦泉:味道苦涩的泉水。
竭:干涸。
永年:长久不断。
浪得:无端获得。
名:名声。
慨然:感慨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特殊的水源—八角井,通过对比和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于名与实不符的感慨。

“谁凿八角井,不方亦不圆”一句直接点出了八角井的奇特之处,它既不是规则的方形,也不是完美的圆形。这样的设计是否出于某种特殊考虑,或者仅是巧合,诗人留下了疑问。

接下来的“此地饶美水,此井独苦泉”两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八角井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特性。在一个充满美好水源的地方,这个井却显得格外苦涩。这里的“美”和“苦”,不仅形容了水质,更映射出人们对于这处非同寻常井的看法。

第三句“泉甘常早竭,泉苦更永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甜美的泉水往往容易干涸,而苦涩的泉水却能够长久流淌。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寓意着世事无常,以及人们对于名声和实际的不同态度。

最后,“浪得世上名,对之还慨然”表达了诗人面对八角井带来的名声时的复杂情感。尽管它在世间有名,但这种名声与其实际价值并不相符,诗人因此感到慨然,即有一种不尽如人意的感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个看似平常的八角井,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真实与假象、价值与名声的思考,是一篇富含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岸旁倒树

沧洲老树生几秋,干如墨龙根紫虬。

雨水摧激势突兀,夭矫出饮沧江流。

危不见持颠不扶,萧萧生意令人愁。

岂无耕夫与过客,暂时憩尔行则休。

西风八月海水飞,枯槎昔曾凌斗牛。

恐尔漂零未终极,挂帆欲去仍回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哀三良诗

士为知己死,女为悦己容。

咄嗟彼三良,杀身徇穆公。

丹青怀信誓,夙昔哀乐同。

人命要有讫,奈何爱厥躬。

国人悲且歌,黄鸟存古风。

死复不食言,生宁废其忠。

存为百夫防,逝为万鬼雄。

岂与小丈夫,事君谬始终。

形式: 古风

柏生如拳柳如把,同时移根种庭下。

柏根未活柳已荣,春风飞飞意融冶。

青条眼看千尺馀,疏荫朦胧乃惊诧。

形式: 古风

褒信新蔡两令言飞蝗所过有大鸟如鹳数千为群啄食皆尽幕府从事往按视如言因作短歌记其实

广州奇禽鸿鹄群,劲羽长翼飞蔽云。

啸俦命侣自其职,饮水栖林馀不闻。

今年飞蝗起东国,所过田畴畏蚕食。

神假之手天诱衷,此鸟乃能去螟贼。

数十百千如合围,搜原剔薮无孑遗。

历寻古记未曾有,细察物理尤应稀。

忆昔虞舜德动天,象为耕地鸟耘田。

圣时多瑞亦宜尔,请学春秋书有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