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椿永恨歌

人言萱草忧可忘,我见萱花忧倍结。

前日见之广陵堂,使我踌躇生彷徨。

追思孝宗十一年,此日何日风何颠。

沙飞石走人事变,摧我庭椿不少延。

小椿幸托萱花边,萱花覆荫尤多年。

虽然寒暑更相易,炎风烈日无颠连。

小椿虽渐长,未遇阳和天。

幸今天道复转璇,雨露相滋渐觉鲜。

小椿叶已茂,正欲还覆萱。

谁知萱花力已尽,一旦萎谢秋风前。

小椿小椿苦摧折,悠悠此恨何时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小椿永恨歌》由明代诗人施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椿与萱花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经历的悲欢离合。

诗中以“人言萱草忧可忘,我见萱花忧倍结”开篇,点明萱草能忘忧,而诗人见到萱花却愁绪倍增。接着,诗人回忆起十年前在广陵堂所见的情景,那时正值风云变幻,庭中的老椿树遭受摧残,未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尽管如此,萱花依然覆盖着椿树,给予它多年的荫蔽,即使季节更替,也未让椿树遭受极端的风雨。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季节的转换,小椿逐渐成长,希望再次覆盖萱花,但萱花却在秋风来临之际凋谢,力量殆尽。这不仅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小椿与萱花命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自然规律不可违抗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之情。施教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

施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对菊

我观高士传,如对菊花黄。

九日闲居惯,三秋古意长。

晚香酬雨露,傲骨斗风霜。

甲子义熙后,萧条松径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之普回乡二首(其一)

静重元公暂养高,泉亭何必学劳劳。

一天国老希梁栋,五邑门生遍李桃。

立起百年河内泽,来梳八月广陵涛。

阳春无不通民隐,卧辙讴歌满乐郊。

形式: 七言律诗

送之普回乡二首(其二)

三公出入本康侯,不必台星任去留。

化雨甘棠原有颂,春晖寸草未能酬。

昆源本铎欣重振,腐史金华庆再修。

竹马儿童徒解事,彩云天远更含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竹炉三首(其一)

唐相何劳递惠泉,携来随处可茶煎。

三湘漫卷瓷瓶里,一窍初分太极前。

吟苦诗瓢和月饮,梦醒书榻带云眠。

何当再读灵仙赋,千古清风道味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