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小椿永恨歌》由明代诗人施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椿与萱花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经历的悲欢离合。
诗中以“人言萱草忧可忘,我见萱花忧倍结”开篇,点明萱草能忘忧,而诗人见到萱花却愁绪倍增。接着,诗人回忆起十年前在广陵堂所见的情景,那时正值风云变幻,庭中的老椿树遭受摧残,未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尽管如此,萱花依然覆盖着椿树,给予它多年的荫蔽,即使季节更替,也未让椿树遭受极端的风雨。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季节的转换,小椿逐渐成长,希望再次覆盖萱花,但萱花却在秋风来临之际凋谢,力量殆尽。这不仅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小椿与萱花命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自然规律不可违抗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之情。施教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