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关

七闽路与中原通,怪事咄咄惊天公。

冈连岭复云树匼,飞鸟不度猿猱穷。

微茫一线走绝壁,谁凿溟涬开鸿蒙?

二十八盘尤斗绝,路难直似摩苍穹。

王公守国天设险,崤函轘辕自古崇。

兹岂小巫怯百二,偏隅冷落箐篁中。

正恐五丁力不到,无诸倔强凭豅谼。

尔来文物盛唐宋,舟车衢信当要冲。

蛇形蟠曲甃磴道,史浩于此开榛丛。

宋明王孙两遗种,哀哀望帝啼鹃红。

日者井蛙跳涔水,高拥黄屋弯朱弓。

阴平夜追渠帅缚,昆仑电扫巢穴空。

虽云负固不可恃,车箱箭筈名益隆。

热行五步一回首,仆夫告瘁心神忡。

残旗折戟渺何许,故垒瓦砾馀蒿蓬。

淙淙飞泉下幽壑,輣冲百道鸣丰霳。

回溪互证前路失,恍惚七圣迷崆峒。

南风不竞自天道,嗟哉竖子时无雄!

欲呼真宰铲叠嶂,永俾灌莽无伏戎。

左鼓右旗列几案,拖舟舁轿从西东。

怀古登危重兴叹,溟茫襟袖侵霿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仙霞关》是清代诗人张尚瑗所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仙霞关的险峻与历史的沧桑,以及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衰败的感慨。

首句“七闽路与中原通”点出仙霞关作为连接南方与北方的重要通道的地位。接下来,“怪事咄咄惊天公”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仙霞关地形之险峻,令人惊叹。随后,诗人通过“冈连岭复云树匼”、“飞鸟不度猿猱穷”等描绘,进一步渲染了仙霞关的险要与神秘。

“微茫一线走绝壁,谁凿溟涬开鸿蒙?”这两句将仙霞关的险峻与开辟之艰难形象地展现出来。接着,“二十八盘尤斗绝,路难直似摩苍穹”则具体描述了仙霞关道路的曲折与险峻,仿佛直通天际。

“王公守国天设险,崤函轘辕自古崇”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仙霞关战略地位的重视。然而,“兹岂小巫怯百二,偏隅冷落箐篁中”,诗人感叹于仙霞关如今的冷落与荒凉。

“正恐五丁力不到,无诸倔强凭豅谼”,诗人担忧仙霞关的力量不足,难以抵御外敌。然而,“尔来文物盛唐宋,舟车衢信当要冲”,仙霞关在唐宋时期曾是繁华之地,舟车往来频繁,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蛇形蟠曲甃磴道,史浩于此开榛丛”描绘了仙霞关道路的蜿蜒曲折,以及历史在此留下的痕迹。接着,“宋明王孙两遗种,哀哀望帝啼鹃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哀叹。

“日者井蛙跳涔水,高拥黄屋弯朱弓”、“阴平夜追渠帅缚,昆仑电扫巢穴空”等句,通过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仙霞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作用与辉煌。

“虽云负固不可恃,车箱箭筈名益隆”表达了对仙霞关防御力量的认可,尽管面临困难,但其名声依然显赫。最后,“热行五步一回首,仆夫告瘁心神忡”、“残旗折戟渺何许,故垒瓦砾馀蒿蓬”等句,描绘了仙霞关如今的衰败景象,以及对过往辉煌的怀念。

“淙淙飞泉下幽壑,輣冲百道鸣丰霳”、“回溪互证前路失,恍惚七圣迷崆峒”等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南风不竞自天道,嗟哉竖子时无雄!”诗人感叹于时代变迁,昔日的英雄不再,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欲呼真宰铲叠嶂,永俾灌莽无伏戎”表达了诗人希望清除障碍,使仙霞关永远成为和平之地的愿望。

“左鼓右旗列几案,拖舟舁轿从西东”、“怀古登危重兴叹,溟茫襟袖侵霿雺”等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仙霞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地理环境的险峻与历史的沧桑,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现今衰败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和平的向往。

收录诗词(6)

张尚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浦口和清字

公路浦口浦水清,甘罗城外征人行。

大河直下千万里,哀雁差池三两声。

南国浮云天际满,异乡秋草梦中生。

侧身四望浑无尽,新月江关一片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陈丈朴庵招赏牡丹同人即席分赋得明字

金谷何如蜀锦城,放翁旧谱阅《天彭》。

置身富贵何须早,到眼云霞觉倍明。

丁字帘前围蝶翅,午时画里验猫睛。

风流共忆《清平调》,合座春光醉玉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瓮山拜耶律文正公墓

林转河阴长,遥峰粲可数。

迤逦得瓮山,嵚嵌若覆釜。

劫火土一抔,英灵耿万古。

元祖昔龙兴,戎马日旁午。

微公济世心,斯人尽豺虎。

荒祠香火微,断碣聚鼯鼠。

漠漠望秋云,含情空激楚。

形式: 古风

王文成纪功碑

武皇巡游不知疲,朝御豹房暮京西。

群狐跳梁嗥且舞,摇摇九鼎一发危。

宸濠衅踵寘鐇起,盘结肘腋成穷奇。

堂堂孙许孙中丞燧、许按察逵仗节死,东南倾刻翻潢池。

虔州中丞屹柱石,忠义愤发非人为。

同时幕府盛才杰,戮力共竖天王旗。

黄石矶前一再战,扫除凶焰无孑遗。

事不浃旬功再造,只手半壁扶坤维。

当时庙谋亦痴绝,露布已上重誓师。

天子自将佩将印,六军雷动江淮湄。

谤书何止盈一箧,当关虎豹皆狐狸。

深谋豁达格神鬼,苦心退托随髡缁。

开先寺前七佛碣,旁有大字镌崔嵬。

雅颂严正揭日月,蝌蚪错落拿蛟螭。

改元兆谶实天启,酬庸锡爵开祯期。

平原之书次山笔,千载以后非公谁?

昔从流传看拓本,顷来石壁瞻丰碑。

公之英烈传万古,求之翰墨盖已卑。

区区群儿肆口舌,剑首一吷终何施。

呜呼奇人奇功不世出,使我摩挲再拜兴嗟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