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

昔年双颉颃,池上霭春晖。

霄汉力犹怯,稻粱心已违。

芦洲寒独宿,榆塞夜孤飞。

不及营巢燕,西风相伴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昔日两人齐头并进,池边春光笼罩。
尽管翱翔天际仍有畏惧,对稻谷和高粱的追求已改变心意。
在寒冷的芦洲独自过夜,穿越榆树林时孤独飞翔。
无法像营巢的燕子,秋风吹拂下结伴归巢。

注释

昔年:过去。
颉颃:齐头并进,竞争。
霭:弥漫,笼罩。
霄汉:天空。
怯:畏惧。
稻粱:稻谷和高粱,比喻食物或生活所需。
违:违背,改变。
芦洲:长满芦苇的水边之地。
榆塞:榆树丛生的地方,可能指边境。
巢燕:筑巢的燕子。
西风:秋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怀旧的情感。"昔年双颉颃,池上霭春晖"两句,通过对过去景象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现在的无奈。"霄汉力犹怯,稻粱心已违"则透露出一种力量不足、志愿难以实现的哀愁。

"芦洲寒独宿,榆塞夜孤飞"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强化了诗人孤独和无依的感觉。"不及营巢燕"一句,则是将自己与能够安然筑巢的燕子相比较,从而凸显出自己的不幸。

最后,"西风相伴归"表达了诗人随着秋风的归去,这种动作似乎也带有一种无奈和宿命的色彩。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切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征西旧卒

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

力尽边城难,功加上将恩。

晓风听戍角,残月倚营门。

自说轻生处,金疮有旧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放猿

殷勤解金锁,昨夜雨凄凄。

山浅忆巫峡,水寒思建溪。

远寻红树宿,深向白云啼。

好觅来时路,烟萝莫共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松江渡送人

故国今何在,扁舟竟不归。

云移山漠漠,江阔树依依。

晚色千帆落,秋声一雁飞。

此时兼送客,凭槛欲沾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泊松江渡

漠漠故宫地,月凉风露幽。

鸡鸣荒戍晓,雁过古城秋。

杨柳北归路,蒹葭南渡舟。

去乡今已远,更上望京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