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

倚楼高望极,展转念前途。

晚叶红残楚,秋江碧入吴。

云中来雁急,天末去帆孤。

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我倚靠在高楼之上,极目远眺前方的路
傍晚时分,落叶稀疏,红色残存,仿佛楚地的景色;秋水澄碧,流入吴地的江面
天空中的大雁匆匆南飞,天边的船帆孤独离去
在这明亮的月光下,又有谁能与我共享,这漫漫无尽的京城之夜

注释

倚楼:倚靠在楼上。
展转:反复,不时。
念:思念,考虑。
前途:未来的道路。
晚叶:傍晚的树叶。
红残:红色稀疏。
楚: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秋江:秋天的江面。
碧入吴:碧绿的江水流入吴地。
云中来雁:从云中飞来的雁群。
急:匆忙。
天末:天边。
去帆:离去的船帆。
孤:孤独。
明月:明亮的月亮。
谁同我:和谁一起。
悠悠:漫长,无尽。
上帝都:京都,这里指京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高远的山水画面,通过“倚楼高望极”一句,读者便能感受到诗人站在高楼上眺望四周景色的情境。"展转念前途"则透露出诗人心中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思索。

接下来的“晚叶红残楚”和“秋江碧入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季节更迭的感慨。"云中来雁急"和“天末去帆孤”则给人一种动态的美,一方面是大雁的飞行带来的速度感,另一方面是远方船只渐行渐远的孤独感。

而最后两句,“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则充满了哲理与淡远之情。诗人在明月下自问,与谁共此明月,又仿佛将目光投向遥不可及的神秘领域——“上帝都”。这里的“悠悠”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心境的宽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15)

江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客

明月孤舟远,吟髭镊更华。

天形围泽国,秋色露人家。

水馆萤交影,霜洲橘委花。

何当寻旧隐,泉石好生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旅怀

迢迢江汉路,秋色又堪惊。

半夜闻鸿雁,多年别弟兄。

高风云影断,微雨菊花明。

欲寄东归信,裴回无限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登润州城

天末江城晚,登临客望迷。

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霓。

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

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瀑布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却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