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月照云溪

五峰挺秀,滴翠岚光腻。

气势压沧溟,对烟浪、云涛无际。

碧岩深处,腌映道人家,忘宠辱,绝骄矜,勘破人间世。

野情幽兴。谁羡公卿贵。

闲运妙玄机,看虎龙、盘旋作戏。

婴娇女姹,欢笑庆金丹,功成去,步云霓,显我嘉祥瑞。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五座山峰高耸,翠绿的山岚如脂般润泽。
它的气势压倒了大海,面对着无边的烟雾波浪和云涛。
在青翠的山岩深处,隐居的道人之家,他们忘却荣辱,摒弃骄傲自满,看透了人世间的一切。
他们的野外情趣和幽深兴趣,谁还会羡慕那些达官贵人的地位。
他们在闲暇中运用深奥的玄机,观看虎龙般的云气嬉戏玩耍。
孩子们天真活泼,欢笑庆祝炼制的金丹成功,完成之后,他们将踏着云霞离去,显现出吉祥的征兆。

注释

挺秀:高耸。
滴翠:翠绿如滴。
岚光腻:山岚光泽细腻。
沧溟:大海。
腌映:映照。
道人家:修道人的居所。
公卿:古代高级官员。
妙玄机:深奥的玄妙道理。
虎龙:形容云气变幻莫测。
金丹:道教术语,指修炼的成果。

鉴赏

这首元代王丹桂的《心月照云溪》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和隐逸生活的情境。首句“五峰挺秀,滴翠岚光腻”展现了山峰峻峭、青翠欲滴的美景,如同水墨画中的仙境。接下来,“气势压沧溟,对烟浪、云涛无际”则强调了山势的雄浑壮丽,与浩渺的海洋形成对比。

诗中“碧岩深处,腌映道人家”描绘了山中隐居的道人,他们远离尘世纷扰,超脱于荣辱之外,达到了心境的宁静。“忘宠辱,绝骄矜,勘破人间世”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后半部分转向个人修炼与精神追求,“野情幽兴,谁羡公卿贵”表达了对权贵生活的不屑,转而追求内心的自由和道家的逍遥。“闲运妙玄机,看虎龙、盘旋作戏”运用象征手法,描述修炼者观察自然之象,寓含修炼的奥秘。“婴娇女姹,欢笑庆金丹”可能指的是修炼成功,炼出长生不老之药的喜悦。

最后,“功成去,步云霓,显我嘉祥瑞”预示着修炼者功行圆满,将乘云升天,带来吉祥的征兆。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融合了道家思想,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46)

王丹桂(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心月照云溪.本名蓦山溪山居述怀

既抛火院,尘事难拘检。

物外乐逍遥,总疏远、征徭赋敛。

粗衣淡饭,据分且随缘,青峰畔,白云中,独把清闲占。

茅庐一厦,相称平生愿。

里面但容身,也不在、浮华妆点。

锁窗寂静,恣意任高眠,红日上,两三竿,犹自柴门掩。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心月照云溪.牧牛喻

牛儿性劣,奔竞无时辍。

短棒与长绳,每驱驰、牢擒痛决。

朝来暮往,久久渐调柔,芳草渡,曲江头,露卧如霜雪。

牧童闲散,无限情怀悦。

独坐古松阴,短笛弄、声悠韵噎。

重堆蓑笠,拍手笑归来,清风劲,碧天澄,现出家家月。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心月照云溪.赠赵德备

但凡入道,屏弃繁华早。

柔弱守清贫,把灵台、时时拂扫。

尘心起处,宜向死前观,凭乞化,做生涯,馀事绝论讨。

日来月往,勤炼先天宝。

默默内含光,照俗缘、番番颠倒。

无中还有,此理最幽深,功成日,行圆时,自有天书昭。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忆王孙

不持斋戒不看经。不论金丹共五行。

玉瑟闲调月正明。韵轻清。响彻瑶台十二层。

形式: 词牌: 忆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