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陈情

恩重空感激,何门誓杀身。

谬曾分玉石,竟自困风尘。

阴谷非因暖,幽丛岂望春。

升沈在言下,应念异他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深厚的恩情只能空自感怀,不知何处能以死相报。
我曾误以为能分辨善恶,却最终陷入世俗的纷争。
身处阴冷山谷,不期待温暖,身处寂静丛林,不期盼春天。
人生的升降沉浮尽在言语之间,你应该明白我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注释

恩重:深厚的恩情。
空感激:空自感怀。
何门:何处。
誓杀身:以死相报。
谬:错误。
分玉石:分辨善恶。
竟自:最终。
困风尘:陷入世俗纷争。
阴谷:阴冷山谷。
暖:温暖。
幽丛:寂静丛林。
望春:期盼春天。
升沈:升沉(指人生的起落)。
在言下:尽在言语之间。
应念:应该明白。
异他人:与他人的不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恩情的深切感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表达。"恩重空感激,何门誓杀身"表明了诗人对过往恩情的铭记和对誓言的忠诚,即便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谬曾分玉石,竟自困风尘"则透露出一种错综复杂的情感,原本以为能与他人共享美好时光,如同分割宝玉石头,但现实却让诗人陷入了纷扰尘世的苦难中。

"阴谷非因暖,幽丛岂望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与绝望的情绪。阴冷的山谷并非因为温暖而令人留恋,而是由于其他不可抗力的原因;同样,幽深的丛林也不是因为对春天的渴望而令人驻足。在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升沈在言下,应念异他人"则是在强调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同潮水般起伏,在言语之下流转,而这种对往昔的回忆却又让诗人感到与其他人不同,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心理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困境的反差,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命运无常的无奈接受。

收录诗词(37)

姚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嘉川驿楼晚望

楼压寒江上,开帘对翠微。

斜阳诸岭暮,古渡一僧归。

窗迥云冲起,汀遥鸟背飞。

谁言坐多倦,目极自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虢州献杨抑卿二首(其一)

盖世英华更有谁,赋成传写遍坤维。

名科累中求贤日,苦节高标守郡时。

楼上叫云秋鼓角,林间宿鹤夜旌旗。

徵归诏下应非久,德望人情在凤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虢州献杨抑卿二首(其二)

碧山曾共惜分阴,暗学相如赋上林。

到此敢逾千里恨,归家且遂十年心。

疏愚祗怯膺门险,浅薄争窥孔室深。

一顾傥怜持苦节,更令何处问升沉。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终南山隐者居

开门绝壑旁,蹑藓过花梁。

路入峰峦影,风来芝朮香。

夜吟明雪牖,春梦闭云房。

尽室更何有,一琴兼一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