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长安街忽成巨浸

大雨西来势压山,长衢浩浩起波澜。

始知沧海桑田变,只在阴晴反覆间。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雨过后,长安街积水成河的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壮观与不可预测性。首句“大雨西来势压山”以“势压山”三字,形象地表现了大雨之猛烈,仿佛能将山峦压倒一般,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势。次句“长衢浩浩起波澜”,通过“长衢”(长安街)和“波澜”两个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积水的广阔与汹涌,仿佛一条条河流在街道上流淌,形成了一幅宏大的画面。

第三句“始知沧海桑田变”,诗人在此处运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表达了自然界中变化无常的道理,暗示了即使是平静如海的景象,也可能瞬间变为波涛汹涌,强调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和变化的普遍性。最后一句“只在阴晴反覆间”,则点明了这种变化并非偶然,而是由天气的阴晴转换所引发,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性,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世事变幻莫测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长安街积水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自然哲学的思考,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又引发了对人生和社会变迁的深沉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雨钱

苍天似悯斯人困,故向云中撒与钱。

钱若了时民又困,何如只赐与丰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舟次张秋冒雨上读徐武功治水碑

长堤十里隐如虹,来往行人说武功。

洚水突来无兖济,铁牛屼立尚西东。

淇园竹下人初骇,郑国渠成运自通。

读罢穹碑人不见,北来冻雨洗寒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金山

大江中峙小昆崙,势遏洪涛几欲奔。

万古乾坤限南壮,一方钟鼓自晨昏。

云低北固山争出,潮落东洋海半吞。

汲得中泠自煎试,月团新赐出词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自都下还吴寄翰林刘景元谢于乔二同年

大通桥下水,送我到苏州。

君心与之同,淊淊日夜东南流。

千山万山隔不断,天南天北长悠悠。

燕南车尘高十丈,回首湖山几兴望。

枫桥忽听寒山钟,却望燕南在天上。

白玉堂,黄金阙,君在京华我吴越。

雁飞木落洞庭波,鸡鸣海色长安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