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张秋冒雨上读徐武功治水碑

长堤十里隐如虹,来往行人说武功。

洚水突来无兖济,铁牛屼立尚西东。

淇园竹下人初骇,郑国渠成运自通。

读罢穹碑人不见,北来冻雨洗寒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治水英雄徐武功的纪念与敬仰之情。诗人王鏊通过“长堤十里隐如虹”这一句,巧妙地将长堤比作彩虹,既展现了堤坝的壮观,也暗示了其在治理洪水中的重要性。接下来,“来往行人说武功”,点明了人们对徐武功事迹的传颂。

“洚水突来无兖济,铁牛屼立尚西东”两句,生动描绘了洪水泛滥的情景,以及铁牛作为镇水之物的坚定形象,象征着徐武功对抗洪水的决心和力量。而“淇园竹下人初骇,郑国渠成运自通”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治理洪水前后的巨大变化,强调了徐武功治水工程的深远影响。

最后,“读罢穹碑人不见,北来冻雨洗寒空”两句,以穹碑和冻雨为意象,表达了对徐武功功绩的长久铭记和对其精神的崇高敬仰。穹碑虽已读罢,但其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却如同冻雨般洗涤了寒冷的天空,寓意着徐武功的精神将永远照亮后人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古代治水英雄的丰功伟绩,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崇高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人物的伟大与不朽。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金山

大江中峙小昆崙,势遏洪涛几欲奔。

万古乾坤限南壮,一方钟鼓自晨昏。

云低北固山争出,潮落东洋海半吞。

汲得中泠自煎试,月团新赐出词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自都下还吴寄翰林刘景元谢于乔二同年

大通桥下水,送我到苏州。

君心与之同,淊淊日夜东南流。

千山万山隔不断,天南天北长悠悠。

燕南车尘高十丈,回首湖山几兴望。

枫桥忽听寒山钟,却望燕南在天上。

白玉堂,黄金阙,君在京华我吴越。

雁飞木落洞庭波,鸡鸣海色长安月。

形式: 古风

静观楼成众山忽见

山居尽日不见山,楼上山来自何处。

中峰独立群峰随,头角森森出林树。

澄湖万顷从中来,浪捲三山欲飞去。

得非奋迅从地出,无乃飞腾自天下。

我来楼上何所为,长日观山与山语。

东风吹醉还吹醒,山自为宾我为主。

形式: 古风

登楼诸山忽不见盖为云雾所隐

蜃嘘台阁倏然生,鳌背蓬壶流不住。

我家楼子岂亦然,点点遥峰天际露。

朝来一望忽失之,极目苍苍但烟雾。

当时何处忽飞来,夜半何人偷负去。

形式: 古风